淺談英語作業的布置技巧
學科研究
作者:劉瑞
摘 要:中學英語教學課堂作業的布置要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才能輕鬆達到課內、課外延伸的教學目的和熟能生巧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有選擇性、科學性、目的性、實踐性等。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育教學;課堂作業;布置技巧
在中學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隻重視課堂教學,而忽視了教學作業,輔之以減輕學生的課時作業負擔的提倡,課堂教學作業更易被忽視。其實不然,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課堂作業是教師進行常規教學中獲取教學質量和收獲的反饋信息的主要途徑;作業是對學生鞏固教育基礎知識,並將其轉變為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實際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的能力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總之,作業同樣是常規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那麼,在減輕課時作業負擔,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英語作業應如何布置呢?
一、作業的布置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時,既要明確作業的總目的,又要明確特定的目的,這樣才能加強作業的計劃性和科學性,克服作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不僅教師要明確作業的目的,而且也要使學生明確作業的目的。中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當前所從事活動的目的越明確,從事活動的積極性就越高,保持熱情就越持久。因此,教師向學生布置作業時,務必要把作業的目的、要求交待明白,使他們更加自覺地、積極地進行練習,以提高課堂教學作業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作業的布置應具有針對性
中學英語作業按其類型可分為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按其形式又可分為聽力作業、口語作業與書麵作業(筆頭作業)。除借助課堂講授以外,教師還要借助作業來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因此,采用何種類型和形式的作業,就需要根據每次作業的重點和學生具體情況來確定。教師在選題時,隻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個體層次、知識層次、“四會”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能使課堂作業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書麵作業),教師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範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準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和流利性。
三、作業布置要有科學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大綱要求,緊扣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計劃。首先選題要適量,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使學生知道一個單詞,一個短語,一個語法在某種情況下是何種含義,該怎樣運用,舉一反三,做一題,會一類。另外選題要難易適中,過易,失去作業的意義;過難,超出學生的認識水平,不切合實際是不行的。
四、作業的布置應具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同時還要遵循以下原則:“力求重點降低起點迎學生;深入淺出、設置情境引學生;長期規劃、精心設計練學生;發展能力送學生”。教師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後,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指學生個體層次,知識層次)、結構合理(指題型)、題量適中(指大、小題目數)的同步作業,對學生個體層次和知識層次(“四會”層次)要分析並加以區別,不能搞“一刀切”。教師要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