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

學科研究

作者:潘華容

摘 要:綜合性學習較之以往教學改革的語文活動課和語文實踐活動更具綜合性、實踐性和自主性,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是以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教師們雖然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但在實踐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還是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選題,如何確定目標。總而言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要求不好把握。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

一、綜合性學習中要正確選擇主題

(一)以課文內容為立足點挖掘綜合性學習主題。

綜合性語文學習是對學生語文課堂的延續,在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強的典範性。許多內容還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和深刻的教育性。為語文綜合性學習選題提供了廣泛的豐富素材。

(二)與學生興趣相結合。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積極開展研究,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學習了《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童話故事,可以讓學生練習排練課本劇;學習《撈鐵牛》一課後,組織學生討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設計撈鐵牛的方案等。

(三)以社會實踐為背景。

社會生活廣闊天地,是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鮮活事實中有機進行綜合活動。如:節假日,學生可根據已有的旅遊經驗或從各種媒體所獲得的信息,開展以設計一份《最佳旅遊路線》為主題的學習活動,為同學推薦名勝古跡,介紹當地的風俗民情、民間傳說,描繪旅遊景點,特色飲食,新開發遊覽項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

(四)從自然景象、社會生活中設計。

讓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一年四季變化的腳步,以春天為例:讓學生聽聽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讀讀春的詩,寫寫春的作文等等。隻要我們貼近學生生活,抓住閃光點設計綜合性學習,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樂趣。

二、綜合性學習中要啟發誘導,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關於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建議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如果學生對學習活動缺乏興趣,或者雖有興趣,卻不知道怎樣開展活動,那麼“自主”和“積極參與”都無從談起,綜合性學習也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啟發誘導,激發學習興趣是開展好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條件,是教師應當優先考慮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內容進行啟發誘導,打動學生的心靈。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習目標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你知道環境汙染主要有哪幾種嗎?你能說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國的環保紀念日嗎?這樣,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使學生們興趣盎然,激起學生對環境的關注,促進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