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聾生注意的基本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以視覺和動覺為引導,讓學生進行體驗、參與、聯想、合作與交流,通過情景設置、角色扮演、競賽遊戲等方式寓教於樂,同時要多渠道、多層次地讓聾生接觸社會,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例如,我在教授“Let's do some shopping.”一個關於購物的教學內容時,利用為學生購置秋遊食品的機會,帶學生走進超市,讓學生在實地運用已學知識表達自己的購物需要並詢問價格等。在活動中強化所學習知識,增加聾生的感性認識,豐富表象,不斷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全方位彌補聾生思維的缺陷。
(二)教學目標製定的科學化。
聾生較健聽學生而言,個體差異性大,隻有做到因材施教,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才能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真正有利於聾生個體的發展。在確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了解聾生的各種情況,如已有的知識結構特點、聽力損失程度、能力水平、學習態度與具體教學內容等,才能製定出適當的,有利於聾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做到區別對待,避免一刀切。
(三)聾生學法的正確引導。
作為教師要引導聾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為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1.指導學會預習。
聾生剛接觸到預習時,可能不能掌握預習的要領,這是教師課事先提出一些問題,讓聾生帶著問題來思索,或告訴他們怎樣預習。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把預習中的疑問講出來,教師現場答疑,這樣會使聾生將知識學得更深刻更透徹。
2.指導怎樣聽講。
課堂教學是聾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教給他們怎樣聽課,就是啟發他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來聽課。根據班級中聾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差異性,要求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掌握相應的知識要點,因為英語的語法結構與漢語的差異,教師要指導聾生去比較、互譯,幫助學生掌握語法規律,有疑問要及時請教老師。
3.指導及時複習。
複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環節,是對知識的在學習。有的聾生對於複習的興趣並不大,作為教師要開動腦筋根據聾生的實際情況,將複習的內容重新調整,具體細化,讓舊的東西給人一種新的感覺,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
總之,聾生的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隻有正確認識聾生的心理特征,掌握聾生個體發展特點,充分運用現代教育和科學手段,才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取得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方俊明主編.《特殊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 王飛雪主編.《聽覺障礙學生教學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9.
[3] 張寧生.《聾童心理與教育》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4] 朱純編著.《外語教學心理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9.
[5] 馬寅初,黃金岩編著.《實用英語教學論》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