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課教學的問題和策略(1 / 1)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課教學的問題和策略

學科研究

作者:郝豔梅

一切學科教學的有序進行都是從學習語文開始的,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特別重要。初中語文閱讀課教學模式可以從學生興趣、閱讀習慣、基礎知識、寫作等方麵進行改革,提高學生對閱讀課的興趣,有效的加強綜合語文素養。

一、培養學生興趣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所教文章的導語進行設計,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加強閱讀教學效果。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多種方式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這些方式包括:①語言經過錘煉後親切、精煉、幽默,並用形體語言進行輔助;②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③鼓勵並肯定學生學習的成效,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好的閱讀習慣有助於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利用時間閱讀課本,並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豐富閱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語文知識積累的習慣,有助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而教師增加學生對課文詞語讀寫的數量,指導其收集詞彙,是加強閱讀積累的有效方法,可拓寬學生知識麵,利於閱讀效果的提高。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轉變觀念,對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課文分析,增加學生自己閱讀的時間,充分理解、消化課文,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三、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積累

語文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生閱讀知識的積累也必須從基礎開始,由淺入深,這是進行深層次閱讀的基礎。教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閱讀文章時,必須對學生文學常識的積累進行關注,選擇精彩語段和名篇讓學生背誦默寫,加強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積累相關的閱讀知識。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人文和語言的探究,通過對語言的探究了解其中要表達的人文情懷。

四、關注學生寫作積累

閱讀文章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陶冶情操、豐富情感,在充分解讀文章的基礎上獲得寫作經驗。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的時候,通過鼓勵學生學習作家的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知識,並加強必要的寫作訓練。教師在使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基礎上,在課堂上要創新寫作訓練設計,並根據學生具體寫作情況將訓練落到實處。教師應介紹有利於學生積累寫作知識的著作,鼓勵學生通過課外或課堂的形式進行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每星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講讀著作,講讀過程中詳細分析該著作的寫作特色、目的,加強學生文學素養。

五、結語

初中語文閱讀課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逐漸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求,提高教師培養學生興趣、良好學習習慣的意識,積極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基礎知識積累、寫作積累。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跟上教育發展的新步伐,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