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下農村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困境及對策探索(2 / 3)

大部分學生不重視英語課,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英語就是副課,英語學習從思想認識上一開始就掉隊了。大多數學生在初中的英語學習還沿襲過去的方法和認識態度,所以就導致英語學習越來越困難了。

2.機械式學習。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死記硬背,有相當多的學生甚至不認識音標,不會拚讀生詞。學生在記憶生單詞的過程當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記憶單詞的規律,隻是簡單機械地學習背誦。學生在機械地記憶生單詞後,由於理解不透,很快就忘記了。加上平時作業負擔過重,越學越吃力,就會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甚至害怕學習英語。

3.農村學生學英語存在先天的不足。

農村的學生大部分不敢張嘴說英語,不會主動模仿老師,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

4.農村學生缺少必要的英語學習環境。

作為農村的孩子他們能聽到的英語隻有在課堂上,課外聽到的語言隻有當地的方言,農村學生在村上說普通話都遭人嘲笑,可以想象說英語的後果。農村多數家庭收入相對較低,生活困難,多數家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重視不夠。部分學生雖重視對英語的學習,但方法不當,感覺越學越差,最終失去了學習英語興趣。

二、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探討

(一)努力改變思想認識,提高英語教師素質。

新課程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教師改變了認識才會勇於創新,克服困難提高教學效益。

提高英語教師素質。要增加經費,充分支持鼓勵英語教師進修、培訓;創造機會,組織安排農村英語教師外出學習。隻有全麵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扭轉農村英語教學落後低下的局麵才有保障。

(二)加強集體備課,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水平。

現行英語新教材教學,知識容量大,信息密度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勝任教學的需求,農村部分英語教師還很不適應,集體備課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辦法和途徑。集體備課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尤其是骨幹教師的引領,會使其他英語教師很快成長起來。集體備課不能流於形式,要著力解決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實踐新課程理念於實際教學中,形成適合農村學生學情的自己特色之路,再結合具體的做法,必能走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困境。

(三)教師肩負責任,做扭轉逆境的帶頭人。

作為一線教師,要努力克服種種困難,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勇於創新開動腦筋,創設英語教學環境氛圍,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訓練良好的學英語習慣和方法,徹底改變農村英語教學難教難學、城鄉差距日益增大的狀況。

1.創建和諧課堂。

處理好師生關係有利於創造和諧課堂氣氛。隻有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人,使學生感覺老師既了解他們,又處處關心熱愛他們,他們才能與老師和諧相處,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

每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總是參差不齊的。教師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一定不要輕易放棄,應該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樹立信心。

2.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增強英語學習自信心。

對農村學生來說最大的鼓勵和鞭策莫過於相信學生,老師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和信任。搞好農村學生英語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師要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自卑感。當學生有了英語學習的自信,教師再想辦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靠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鬥誌。隻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後,教師才能再施以適當的教法開展高效英語教學。

3.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學生學英語更是如此。一個學生英語基礎較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動機,學習目的不明確。多數英語學習困難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家長、老師的“差使”;更有甚者,學習英語是為了“混日子”。也有部分學生僅僅是出於好奇或一時熱情,沒有學英語的使命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受不穩定情緒支配,學習熱情冷熱無常。部分學生也因長期的學業失敗使他們經常受到家長、教師乃至同伴的否定評價,產生消極的自我概念,對自己缺乏自信,對學習缺乏興趣和願望,從而缺乏學習動力。這就需要老師平時多關注,多引導,多幫助,逐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良好的學英語態度。

4.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拓寬英語學習途徑。

新課程的英語教材在總體設計上有許多突破,強調多渠道學英語,特別強調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係,體現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創造性教學留有餘地,十分重視英語的交際功能等。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學習英語的重點,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口語訓練時間和材料。但是農村地區學生聽英語時,由於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特色、興趣、愛好等,常會感到所聽材料雖無具體的新詞句,但卻聽不懂內容。為此,聽力訓練可配置一定的情景,並在教學中主要介紹文化背景,這樣,在聽時思想就不會轉不過彎了。

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口語錄音帶和聽力錄音帶,以教材為本,輔之以課外拓展和補充。堅持經常聽、反複聽,進而達到聽音會意和聽音辨音的目的。學生接受係統的聽力訓練,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聽力一樣,說的能力同屬於口語能力。在現代生活裏,人們對口語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作為教學手段,口語訓練又是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習語音、語法和詞彙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對話、遊戲及認真唱好英語歌曲。朗讀、背誦也是農村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法寶,每學期要有計劃的布置背誦的內容和朗讀的材料,讓學生在朗讀背誦中感悟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