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就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
1.采用雙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的比重。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麵效應很大,充分使用英語來教學,創造一定的外語環境,對於減少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麵影響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非常重要。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一英語教學中有計劃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初一英語教學隻要使用簡單的英語,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訓練,而且教學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易於采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不必處處借助母語翻譯。當然,比較複雜的句子和詞彙,適當用母語點撥一下,不僅是允許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加強語感培養,讓學生體會純正英語的韻味。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與課本配套的錄音、多媒體等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朗讀示範,並讓學生多聽多看,通過聲情並茂的情景對話,讓學生充分感受標準的語音語調、意群停頓、句子重音與節奏等,使學生在對話、正確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建立聲音圖式,使學生身臨其境,生成語感。在學生初學英語時,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語音訓練,為發展拚讀能力打下堅實基礎。課堂提問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采取搶答、必答、求答等形式讓學生發言,特別是給弱勢學生有說的機會。通過小組討論、記者采訪、導遊介紹等課堂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學習策略,同時要求學生盡量做到看、寫、讀、聽、背多管齊下和眼、手、口、舌、腦的綜合運用。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機械操練中走出來,讓他們在一切語言交際中有意識地感受語感,把握語感。把握了語感,則學習的悟性就會高,由此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就會深刻些,進而能開發自己學習英語的潛能。
3.實施班內教學分層管理。
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千差萬別,課堂教學隻能關注到中等學生,好學生上課吃不飽,差學生跟不上,所以要想實現全麵發展,就必須實施班內分層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分層教學是在原班級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考試成績和其個性心理特征、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基礎程度等各方麵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A層為優等生,B層為中等生,C層為學困生,再將備、講、批、輔、考各環目標分層落實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後教師將一個班的學生化整為零,能夠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便於管理,有利於提高英語教學成績。
4.嚐試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隊成績為評價標準,利用教學間動態的相互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期達到較好學習效果的教學策略。但許多小組合作學習表麵熱鬧,實際效率低下。要想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合理地建立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靈活的擔當好角色、恰當地使用好評價、合理地設計好小組活動、先讓學生自主學習;還要注意給予小組活動充足的時間、指令要清楚,要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活動製定規則,讓學生明確操作流程,形成習慣;要把競爭機製引入活動中來,讓小組活動時時有競爭,處處有競爭,有效的激勵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5.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作為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向他們傳授學習方法。如教學生查詞典;幫助學生掌握名詞複數以及三人稱單數形式;使用圖形幫學生理解時態等等。筆者從事多年中學英語教學,發現有些學生的英語學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老師對學生采取積極態度,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聽講,勇於提問,不怕在學習上犯錯誤,受挫折,具有強烈的交際動機,勇於做各種嚐試,勇於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並在學習上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轉換角色,要從學習的控製者變成指導者,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慢慢地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自覺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五)加強課外輔導,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內容。
農村學生光靠課堂學英語遠遠是不夠的,因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對初中學生,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所以初中英語學習就必須突破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和以45分鍾課堂為中心,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英語學習課內外一體化。在課餘,通過師生交談、考試、測驗及平時作業等途徑,反饋教學信息,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存在問題,達到預期效果。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需要,補充形式多樣的語言材料,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猜謎語、做遊戲、講故事、演短劇、師生自由會話,形成寬鬆的英語學習環境,開闊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豐富英語知識,加大語言輸入量,逐步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素質。
(六)改革評價方式。
提倡形成性評價與終止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體係主要包含三個方麵(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和三個目標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英語學科來說,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多方麵的發展潛能。
總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隻要認真分析總結各方麵的原因,認真研究學校、教師、學生的現狀,認真研究新課程,認真研究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並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這樣,農村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o英語(新目標)培訓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石峰,文海山.《新課標下提高農村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中華教育論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