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四則運算時,我把教室改變成購物商場,組織學生開展角色遊戲“小小商店”,讓學生在實際購物活動中掌握四則運算知識。
三、促進活動中的數學交流是實踐活動深入進行的基礎
實踐活動通常采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形式進行。教師首先應提供讓學生積極參與的寬鬆環境,讓每個學生有效地參與。同時為學生創設一個便於交流的情境,將學生放在問題情境之中,鼓勵每個學生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鼓勵學生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力圖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別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聯係起來,反思自己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實踐活動中的交流,既有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也有學生與社會的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向老師和同學以外的其他人進行調查、訪談,以獲取相關信息和資料,或開啟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是實踐活動的核心任務
當今的信息社會,直接用到學校學到的知識將會越來越少,因而讓學生從小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和啟迪,提高數學素養便顯得十分重要。數學素養主要是指獨特的數學能力,它既包括探索、猜想和邏輯推理的能力,也包括有效地利用多種數學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測方法、推理方法、轉化方法、統計方法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這些數學的思想方法都是通過解決問題而滲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數學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師總是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課堂中充滿著研討、探究、思考的氣氛。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大膽嚐試,要允許學生失敗,鼓勵學生克服困難,不斷探究。
教師應努力提供機會,讓學生從事主動的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等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更應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而不隻是問題的正確答案。教師應鼓勵學生學會總結學習方法,學會認定和尋找最佳策略。
總之,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欣喜的看到一些可喜的現象,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問題意識增強了。自主獲取信息,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與思考,從而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氛圍在逐步形成。在實踐活動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孩子們與這門課程一同成長,凸顯了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