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對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
學科研究
作者:謝勝其
摘 要:本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對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並就非智力因素的五個方麵闡述了如何促進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關鍵詞:動機;興趣;意誌;情感;性格;數學
影響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因素很多,除學生自身的認知結構、認知發展水平(思維發展水平)、智力等因素外,還受著非智力因素的強烈影響。我國學者傾向於認為,智力是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認知活動的各種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它由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注意力等五種基本因素組成。而非智力因素,從廣義上來說,是有利於人們進行各種活動(包括學習活動)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總稱。從狹義上來說,非智力因素是由動機、興趣、情感、意誌、性格等五個因素組成的。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注重智力因素對學習數學的影響,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在學習數學中的參與程度,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意誌、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使得一些學生在數學上不能揮灑自如,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信心,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影響了他們的成績,抑製了他們的成才。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曾專門研究過非智力因素與學習數學的關係。他將高中生按興趣分為兩組:前者平均智商120,但對奧數不感興趣(智能組),後者平均智商100喜歡奧數(興趣組)。兩組都必須學習奧數。一學期下來,興趣組的奧數成績遠遠優於智能組。我國學者燕國立、從立遵、祝蓓裏、吳福元等人的研究也證明非智力因素對於學生的影響非常顯著,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其影響甚至遠勝於智力因素的影響。
通過對學生學習成績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係的研究,我們也得到了以下信息:
(1)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兩方麵都高於成績較差的學生。這說明,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不僅在於智力水平的差異,而且在於非智力水平的差異。
(2)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智力因素對他們的學習成績有直接的影響,而非智力因素主要通過智力因素的影響對學習成績產生間接影響。
(3)對於成績差的學生,智力水平差異和非智力水平差異都可以導致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但非智力水平差異對學生影響程度隨學生智力水平的下降而升高,而智力水平差異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隨學生的非智力水平的下降而下降。這就說明,對於成績差的學生而言,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成績的影響要大於智力因素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也就是說,非智力因素是他們成績分化的主要原因。
鑒於智力因素與非智力都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因此,隻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同發展,才會產生好的學習效果。從學習基礎知識發展到學習基礎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從培養智力發展到培養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這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現對非智力因素中的動機、興趣、情感、意誌、性格對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作一簡要的闡述。
一、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動機產生於需要,人有了某些需要就產生要求滿足需要的願望。當有了能夠滿足他們這種願望的條件時,就產生了行動的動機的積極性。學習是人類社會和每個人的需要。中小學生學習數學既是國家、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的需要。從需要出發,才能有效地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由於社會的影響和教育情況的複雜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動機,甚至同一學生也交織著幾種不同的學習動機,有些心理學家把學習動機分為“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兩種。追求成功的動機是指企圖運用自己的才能,克服學習上的障礙,完成學習任務,並且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習動機。數學家陳景潤在讀高中時,聽了教師的關於哥德巴赫猜想故事的講解後,產生了學習數學的強烈願望,這就是一種斬動機。追求成功的動機是積極的動機,相對說來,避免失敗的動機是消極的動機。同時,種種實驗表明,追求成功的動機大於避免失敗的動機時,往往容易取得好成績。反之,就不容易取得好成績。
中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一個由近及遠(即由的,切近的動機向長遠動機發展),由不完全成熟、正確,逐步走向成熟、正確,有一個由低到高的發展階段。因此,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主方麵的教育。
二、興趣
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且和一定的情感聯係著。興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在重演立足點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對數學對象和學習數學活動中的一種力求趨近或認識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