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提高《機械製圖》教學效果(1 / 2)

淺談如何提高《機械製圖》教學效果

學科研究

作者:馬元文

摘 要:機械製圖是機械類專業必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既有係統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它對訓練學生掌握工程技術課程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嚴謹的作風和負責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關鍵詞:機械製圖;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生產實際中對機械製圖的要求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根據生產實際、培養目標、生源基礎和教學技術,運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學效果,是擺在機械製圖課程教師麵前的一項課題。

一、重組教學內容,明確培養規格

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實施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的要求,滿足企業用人的需要,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與調整,改變那些交叉重複、陳舊老化、不符合企業實際需要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課程內容,補充一些新的、企業需要的、對學習提高有用的相關知識。例如以前對繪圖儀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製圖的標準要求較高,現在采用計算機繪圖,對字體、比例、標題欄、圖線以及圖紙幅麵等標準可以不作要求(字體可以隨意調整,比例和圖線可以改變,標題欄和幅麵可以選用模板);常用的幾何圖形的畫法,如等分線段、等分圓周、畫橢圓等舊的繪圖方法已無多大用處,就連圓弧連接的方法也都不適應現代繪圖的需要了。軸測投影由於計算機上的三維實體技術的出現也顯得無足輕重,這些內容隻作簡單的介紹即可。而對於其他方麵,如學生必須掌握投影作圖的原理與方法,點、線、麵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線、平麵的投影特性,基本體三視圖及表麵上找點,相貫線、組合體的畫圖等,是機械製圖的基礎,這些內容是一環扣一環,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應該係統講解、全麵掌握。學生對機件的表達方法及國標中的相應規定必須熟悉,最終要達到用平麵圖形準確、完整地表達出機件的結構、形狀,並標注出尺寸和技術要求。徒手繪製草圖的訓練要加強,隨著引進設備的增多,學生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機器設備的測繪(這也是製圖綜合訓練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繪製零、部件的草圖,隻有正確繪製出零部件的草圖,才能順利地在計算機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圖。通過機械製圖課程的學習,學生必須掌握正投影法圖示物體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識圖能力,具有利用計算機熟練繪製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

二、演練同題教學,增進教學“互動性”和“互補性”

根據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接受能力較差等學習方麵的弊端,在長期的機械製圖教學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了演練同題教學法。所謂演練同題指的是講解實例和實戰訓練同一題。演練同題根據實例的知識結構、難易程度又可分為同題同步和同題異步。

所謂同題同步就是將實例有機分解,教師講解示範一步,學生模仿訓練一步,主要應用在實例知識含量多,結構複雜,對記憶、思維能力要求相對高的場合;所謂同題異步就是首先教師將實例整體講解示範一遍,然後學生模仿訓練一遍,主要應用在知識含量小,結構簡單,對記憶、思維能力要求相對低的場合。通過演練同題教學收到了“五動一體”(即目動、耳動、嘴動、手動和心動一體)、“仿用一體”和“演練一體”的教學效果,達到了典型實例教學過程的“兩化”(一體化和係統化)和“兩性”(互動性和互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