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程標準也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生活實際的問題,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問題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是構成學習動力的前提,無疑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積極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需要和興趣。
五、通過遊戲、引發興趣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將遊戲引入課堂,能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寓教學於遊戲之中,提供一種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富有教學意義而且教學目標明確的遊戲活動中得到訓練或是有所發現,取得積極的教育效果。教學過程中,隻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利用遊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善於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這樣的遊戲使學生從所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來學習數學知識,學得起輕鬆又愉快。
六、發現學生進步,多表揚鼓勵
作為學生,人人都要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肯定。在教學中,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困生。要關於發現他們的進步,哪怕是一丁點的,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表揚,使得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隻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閃爍。興趣才會大增。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進步。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信心,沒有動力,教師不要過多的指責他們不努力、不認真學,對他們既要曉之以理,更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予以鼓勵。隻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於前進。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使“枯燥”的數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才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