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農村初中英語入門教學的方法(2 / 2)

二、正確引導,抓好預習

對農村學生來說,要學好英語,教師就要對學習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同其它學科一樣,課前預習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預習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例如單詞,學生首先要能正確地劃分音節,根據元音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借助於錄音進行拚讀、練習,這樣課堂上就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去領讀單詞。

再如對話和短文,則可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what`s(are)……?who is she/he? Where is(are)……?how old……?what color……?Is he/she……?”等。這樣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深刻、透徹,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吸收知識的營養,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創設情境,注重練習

根據新教材的特點,教材向學生提供了具有實際意義的、形式多樣的語言、圖片資料,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老師,應多創設這種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如教what`s this/that?時,讓學生指著身邊的實物,模仿錄音發問,並回答。這樣,學生的興趣大增,個個爭先恐後的發言,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達到了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對話還應進行多種形式的操練。如二人式、三人式、四人式、連鎖式、分組式等等,在操練過程中,除用課文提供的練習外,還可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多變,創設一定的情境,進行充分地練習,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

四、統籌安排,全麵提高

初一新編教材起始階段強調的聽、說為主,學生往往聽說能力得到提高,而書寫方麵卻出現問題,許多學生會說不會寫,甚至部分學生將印刷體與手寫體混淆不清。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就要求教師必須統籌兼顧,在學生書寫方麵的要求不能放鬆,講清印刷體與手寫體的區別,每天讓學生堅持聽寫單詞、句子、對話,避免學生隻會讀不會寫的現象,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

最後,教師每講完一個單元,就要對該單元的知識重點進行歸納總結,同時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講解,查漏補缺,加強訓練,保證每一單元、說、讀、寫能力的全麵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