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電教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2 / 2)

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采用圖形、文本、聲音、動畫(如文中“陶陶種的兩盆花長成綠窗簾,再變成花窗簾,最後變成金色的窗簾”)等多種形式展示,能夠同時提供圖、文、聲等等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還提供了學生和多媒體圖文多種交互的學習方式,並且圖、文、聲並茂,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征。這種媒體教學,有利於創造一種積極主動的、以學生作為認知主體,使學生作為認知主體,使學生的能力得以充分發展和發揮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得以至善至美。

三、運用錄音教學,深化立體思維能力

優美的音樂、動聽的朗讀,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要注意課文錄音在教學中的作用,組織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聽,重點部分反複聽,調動兒童聽覺器官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上課“五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教學上的思維,是人腦對客觀問題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一種高級的心理活動,恰當的學習思維能夠反映解決學習問題的本質,反映學習過程中知識之間的聯係。在教學上,設計好思維(考)問題,圍繞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的“五到”的立體思維能力。

四、讓多媒體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發揮作用

(一)在教學設計中,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結構。

多媒體的運用,在教學策略、教學芳法、教學步驟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中,都充分注意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即用素質教育思想來改革課堂教學結構。

這種素質教育思想以遵循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和特點,尊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想象力的激發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實踐以及展示的平台,同時滿足學生的身心健康,知識運用和技能的合理發揮得到了平衡發展。另外,多媒體所表現的具體可感的聲、文並茂的動畫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使學生適應電子化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多方麵的素質,進而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渠道運行途徑。

(二)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再現文本的內容。

教學內容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留下印象,隻能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實現多種感官去接觸、感知。那麼要完成這樣的教學內容,就得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效率。比如《稱象》一文,要達到學生理解曹衝稱象的全過程,就得借助多媒體的設計,如何標示船舷的位置,以及如何再現牽象到船上,船下沉,在船上標記號;然後往船上搬石頭,畫記號,乃至達到大象重量的記號,再稱石頭等等一係列的過程,形象逼真地讓學生感知了曹衝稱象的全過程。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促進語文課堂結構的改革,特別重視了課件和錄音在課堂中的運用,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因而學生思維積極,課堂氣氛活躍。實踐證明:隻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才能使電教媒體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