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進新課程改進小學數學教學(1 / 2)

走進新課程改進小學數學教學

學科研究

作者:黃澤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培養學生數學素質,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數學的外延與內涵。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意識,把素質教育切實融入教育教學當中。

關鍵詞:數學教學;創新教法;發展能力;激發興趣

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當今時代要求教師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基本功、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而且還應抓住有利時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把能力培養貫穿於數學教學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方麵能力的培養,以便於掌握數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綜合素質。二十一世紀的公民麵臨著更多的機會與挑戰,他們需要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必須具有一定的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能夠有效表達與交流,數學素質成為公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並且要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究其根本,識記無非是一個反複感知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對數學概念、法則、定理、公式和原理的教學中,要通過具體的例子反複強調。要知道,理解是記憶的基礎,隻有理解得透,才能記得牢固。所謂理解,就是準確地把握數學中的概念、定理、法則、公式和原理,多方麵揭露它們的本質,通過一定的邏輯體係,使這些知識聯係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以意義識記為主,機械識記為輔,使兩種識記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這方麵的訓練,對學生理解並運用概念將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數學教學要以生活為源泉才能回歸生活

為了適應二十一世紀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突出一代新人的思想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應時代的需求接受新觀念,用新的思想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新課程改革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對數學教育提出了許多新思路。

如: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重視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自主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等等。作為教學設計者——教師,隻有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出這些新思想、新理念,並把這些思想、理念變為現實的可操作的教學過程,再通過數學教學過程把更多的知識聯係實際,以貼近生活,達到生活材料的教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源於生活,又歸於生活。數學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關鍵是教師能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再把“數學知識”引入“身邊的數學”。如:教“分數的意義”引入新課時,教師準備了一些蘋果,並且這些蘋果大小一致,每張桌子有兩個同學,每個同學發一個蘋果,由同桌任選一個同學分蘋果,並讓學生邊分邊說,引出本課的關鍵“平均分”,接著問分到蘋果的同學,你們的同桌這樣分,你們滿意嗎?利用生活現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學生增加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