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提高的策略(1 / 2)

中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提高的策略

學科研究

作者:蔡紅偉

摘 要: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是我們中職語文教育需長期探討的課題。筆者從中職生學習應用文的意義、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應對的策略入手,積極探索符合中職生心理及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能力;策略

一、中職生學習應用文的意義

應用文寫作現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當今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職生應重視應用文的學習,強化提高應用文的寫作能力,對於更好地工作學習,更好地適應社會、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影響應用文教學質量的因素,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是我們中職語文教育需長期探討的課題。

二、影響中職生應用文寫作的因素

(一)主觀因素。

大多數中職生在小學、初中得到的鍛煉機會不多,在學習和生活中受挫多,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和重視,自卑心很強,自信心不足。他們在初中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差,學生對學習、尤其是寫作感到特別恐懼,在寫作時錯別字多、語句不通、詞彙量少、心裏想到卻無法表達。現在當學習目標出現時,他們認為應用文的寫作與文章的寫作是一樣的,自己不可能學好,應用文的學習加強了他們的自卑感,這時他們就表現出煩躁、焦慮的情緒,產生了自卑、逆反、應付的心理,導致在應用文學習中參與意識差、缺乏主動精神,影響了應用文的教學效果。

(二)客觀因素。

中職生的生活以學校為主,工作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導致學生對應用文的使用和認識不足、對應用文的重視不夠。有的學生認為學習應用文沒有用,以後找工作靠的是技術,隻要把專業課程學好、掌握好技能就可以了。同時在應用文的教學中,由於學生缺乏感性的認識,對應用文教學中的一些內容不易理解,也造成了應用文寫作的困難,影響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從而影響了應用文的教學效果。

三、應對策略

(一)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激發學習應用文的興趣。

中職生大多是學習能力差、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他們當中大部分對寫作懷有恐懼感,最怕的就是提筆寫作,隻要一提寫作就摸不著頭腦,難以下筆。當要寫應用文時,他們就產生一種本能的拒絕,不願進行練習,有的學生明確地提出隻說不寫。根據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先說後寫的方法,通過提問討論,讓學生說出應用文的內容、格式、寫法,不管學生的回答正確與否,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或表示讚賞。通過說的方式,讓學生感到寫這應用文不困難。然後再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大多學生害怕寫錯被別人取笑。教師則鼓勵學生大膽嚐試實踐,在錯誤中學習,在改正中進步。這也讓學生感到應用文的寫作沒有想象中的困難,由此產生了學好應用文的信心。

(二)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1.聯係專業,各有所長。興趣源於需要,不同專業學生對應用文種有不同的需要。如文秘專業,學習文種就要全麵,求職信、應聘信、慰問信、祝賀信、記錄、發言提綱、彙報提綱、計劃、總結、請示、報告、新聞、簡報、讀(觀)後感等多種應用文體都應教學;汽修、電子、數控等專業,除常用的文種外,需要重點教學的還有說明書、記錄等機電文體。所以,針對不同專業,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學生感到所學內容與自己選擇的專業結合緊密,同自己的誌趣一致,可以為將來的就業打基礎,學起來就會興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