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初中語文依題授課法教學(1 / 2)

芻議初中語文依題授課法教學

學科研究

作者:沈興江

“依題授課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環節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階段:閱讀自學

閱讀自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自學和閱讀來預習教材,以達到感知教材,了解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的目的。在這一階段,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框架,指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懂得哪些是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使他們在閱讀自學過程中能夠抓住重點,並且激勵他們借助自己的能力在解決難點上有所突破。具體做法是:在黑板上寫出或投影、多媒體上打出該堂課的知識結構或按知識結構歸納出閱讀提綱,指導學生依據這種知識結構或閱讀提綱自學,教師應在所示知識結構或提綱中指明重點和難點;對一些知識結構比較明朗、內容比較簡單的框題,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口頭指出重點、難點即可。閱讀自學提綱中一般少給學生提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第二階段:練習理解

練習理解是在第一階段基礎上,教師把本堂課的係統知識分解成知識點,以習題的形式體現出來,引導學生通過做練習題,使他們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課本知識有更深的感知,更細的了解和更為全麵的認識,使他們懂得哪些知識點會是命題內容,可命題成何種類型,應掌握到什麼程度,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進和強化記憶,使學生對課本內容能夠初步掌握,這是本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階段在實施中關鍵是教師要事先編好練習題,借助多媒體等電教方式展示。一節課隻有45分鍾,若用人工在黑板上抄寫,則會影響其他教學環節的完成質量,練習題的編製要簡、精,不搞題海戰術,最好具備係統性、靈活性、針對性、趣味性、多樣性等特點。

第三階段:討論解疑

通過前麵學生的自學和練習與教師的講解,多數學生對新課內容已經理解和掌握了,但可能還有部分接受能力差些的學生對一些難點還不能完全領會,對一些問題還沒有弄懂,或者有些學習較好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新的觀點,有了新的啟發,提出一些較深的問題,對一些材料題的理解、解答與教師的答案不同,這時教師要給他們一個機會,肯定他們善於動腦,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化解疑難,表現自我。通常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引導學生討論,讓接受能力差的同學通過身邊同學的解釋,更好地理解,因為同學的解釋更淺顯,更易於學生的接受;好的學生講出自己的觀點、發現或解決方案,有助於全班學生從不同角度把握知識點,澄清認識誤區,滿足優生施展才華要求。當然教師要很好地控製和引導,以防生出歧義,分散主題,避免浪費時間,影響其他教學環節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