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三:有利於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
多媒體手段在生物教學中能幫助教師有效的組織教學,並能夠讓教學過程處處充滿生機且有條不紊。如我曾在講“水分散失”一節課時,就利用了多媒體來組織教學:課的開始,先用放像機放一段電視劇《少年特工》裏小隊員在山頂用塑料袋在樹枝上取水的片斷,配以導語來問:為什麼帶葉的樹枝會有這種“吐水”現象?瞬間,學生被深深地帶進了思考的海洋。課的中間,可按學生認識的主線和課堂教學順序加進“枝葉在白天的蒸騰作用”演示實驗,同時,教師可把自己“講、做、寫、畫”的基本功有機地結合起來,給學生一個可接受的立體交叉的信息網,用他們多種感官接受來自各種渠道的外界刺激,強化了記憶。課的結尾用投影儀將“蒸騰作用”過程及意義打在銀屏上,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並留下一個美妙的回憶。一環扣一環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頓時讓生物可變得緊張有序,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以極大的興趣將這一課的知識牢牢記在心間。
優勢四:有利於突出課堂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引起學生有效注意
多媒體教學本身就擁有著極大趣味,處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更是歡迎。當講到重點、難點時,若配以多媒體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講“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時,針對學生掌握其內部顯微結構這一重難點有一定困難,既不容易觀察,又不便講解的情況,可采用顯微畫麵投影與板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講解。先用顯微投影儀將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麵顯微結構投放在銀幕上,然後邊講解邊板書。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構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很快就掌握了導管和篩管、木質部與韌皮部、木纖維與韌皮纖維、春材與秋材等概念的區別。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思維整體的功能,記憶效率也就提高了。
綜上所述,隨著多媒體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中學課堂,正確使用多媒體,使之恰當地出現於不同的課堂和不同內容的講授之中,將是我們教師深入研究,探討和不斷實踐的一個新內容。因此,如何能使電教媒體準確自如地運用於每一堂課中,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探索清楚,利用明白的事情。所以筆者覺得,在將多媒體引入生物課堂之後,除更好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之外,還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一些問題,真正使多媒體成為教育信息的載體,成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