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遊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滲透(2 / 2)

(三)采用“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教學方法。

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需要,有助於體育遊戲內容的完成和進行。采用“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在生理、心理上都逐步產生興奮,起到熱身的作用,從而順利地過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學。要依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遊戲,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較愉快的心境,克服單一、枯燥心理,能夠較自覺、積極地投入練習,也能夠較自然、正常地通過遊戲的練習完善其心理,掌握技術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真正達到健康和寄教於樂的效果。

三、體育遊戲內容的設計與架構

(一)設計要因材施教,注重小學生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因此不可能要求每個小學生都像教師期望的那樣,興趣激昂,情緒飽滿。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不能扼殺學生的個性來達到上課整齊、小學生聽話的目的。而且應該尊重小學生、做小學生個性張揚的鼓勵者、倡導者。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組織與開展體育遊戲,對同一年齡不同發展水平的小學生,應該選擇不同的內容遊戲,提出不同的動作要求以及不同的遊戲規則,提供不同的角色,並隨時調整遊戲的難易程度,使每個小學生在其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二)注重小學生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遊戲構思。

體育遊戲為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構思中完成遊戲的方法時,千方百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創造能力。另外,體育遊戲的名稱既能反映遊戲的具體內容,把兒童的創新和實踐精神從禁錮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又能讓他們在歡天喜地中充分受到創新和實踐的歡樂。還有在體育遊戲比賽結束時,教師必須進行小結和講評,表揚優勝者,對他們表示肯定,以示鼓勵,滿足小學生的好勝心。能使教學內容由平麵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像,將極大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趣味性,有的動作便於學生自己去觀察琢磨,極大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陶冶情操,培養小學生優良思想品德。

遊戲活動一般都是以集體的形式進行的,並具有一定的對抗性、競爭性。能使小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充分的表現出開朗活潑、誠實守紀、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由於在進行遊戲教學活動時的環境、條件及具體方法的運用,均給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圍。許多遊戲教材本身都具有較好的思想教育意義,作為教師應善於把握時機,結合遊戲教學的特點,使學生在遊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各種思想現狀,及時捕捉,分析利用,運用表揚和批評的途徑,通過肯定和否定,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嚴格的要求,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遊戲教學的全過程,寓思想品德教育於活動、娛樂之中,充分發揮遊戲教學其陶冶情操,培養小學生的優良思想品德的功能。

總之,通過對小學體育遊戲組織形式的革新、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遊戲的構思設計的論述,認識到小學體育遊戲對培養小學生的體育興趣,意誌品德、個性發展,創新能力與生活體驗等方麵有著十分重要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