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材的有效利用。在使用新教材時,要用新課標理念,把握新教材的特點,發揮新教材的優勢,才能用好新教材。在美術教學中,在對教材的處理上,要有自己明確的認識,見解。
(三)多方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興趣是增強美術課吸引力的有效途徑;興趣是引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引信,是求知的前提。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采用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美術課的吸引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或討論,或寫生,以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輕鬆自然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體驗到教材之美。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隻有這樣,學生才會生機勃勃地學好美術。
(四)精講善練。
要求老師一要語言要清晰、準確、精煉,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動,要富有感染力;二要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真知灼見和規律性的知識;三要根據課堂實際調整講授的內容,變換講授的方式。教師不能為講而講,更不能和練無關。精講善練“講”是關鍵,講好了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善練是要求學生目的明確,多動腦筋,也要求老師在學生練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分配作業練習的時間,演示的內容與課堂講述的內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同時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審美素養是美術課的難點,而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和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有些課程內容通過講授不易理解,可以製作成課件或者投影片進行輔助講解;有些課程內容也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如FLASH動畫製作技術將其製作成精美的課件,創設一係列情境,同時結合遊戲、表演等活動,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當然,這一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六)因材施教。
美術課既有對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的任務,也有發現美術人才的任務。美術教師尤其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既要保證麵的講授,又要注意到學生個體的基本素質區別,然後區別對待,因此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方式要采取多樣性。在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分類,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分別製定了不同的目標要求,在輔導的時候加強針對性,基礎好的要求高,加大學習分量;基礎不好的,進行重點輔導;對於繪畫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重點關注,及時找出問題進行糾正,力求做到人人有進步。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責無旁貸地擔起課程改革的重任。雖然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和困難還有許多,但是,隻要能夠將自己融入課程改革的洪流中,不斷探索,我們就一定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也一定能夠無愧於時代對我們的期望。
參考文獻
[1] 石玉峰.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8.
[2] 文海山.論中學美術教育的出路及對策[J].中華教育論壇,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