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困生,我們都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愛心無私地奉獻給他們,要知道,“學困生”的頭銜也不是他們所想要得到的,他們也不想成為學困生,他們也想進步,你不能將他們“一棍子打死”。你應該多去關心他們、親近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你真心誠意的幫助,我們要切忌“恨鐵不成鋼”而操之過急。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轉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要耐心抓、反複抓、時時抓,並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采用不同的轉化方式。大多數學困生往往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對這種學生大可不必大發雷霆,更不能變相體罰,因為他們受到批評時自尊心很容易受到傷害,極有可能不接受,因此,我們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相信他們會有進步的那一天。

(三)動之以情,樹立“學困生”的自尊心,克服其自卑感。

“學困生”由於學習成績較差,既得不到教師的關愛,又令家長感到頭痛和無奈,還會受到同學們的白眼、冷遇,自暴自棄的心理不斷增長。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有時還會製造事端,有意刁難老師,要使這些學生逐漸地轉化過來,就應該全身心的去關注他們,動之以情,讓他們樹立起各自的自尊,在自尊中尋找起點,在自尊中找回自我,在自尊中找回夫去的勇氣。例如: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這一類的孩子盡量的做到多一些的鼓勵,少一些的批評、懲罰;多一些引導,少一些挖苦、諷刺;多一些相互交流,少一些埋怨、斥責;在嚴厲中透出關愛,在關愛中為他們樹立自尊。在評價中盡量從他們的發展上著想,盡量做到方法多樣,標準多元。讓他們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尊重,學習、做人才能有內動力,才能揚起前進的風帆。

(四)要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賞識的目光去看待他們。

對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教師要有耐心,要有寬容之心,不能浮躁,要樹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觀念。要學會寬容,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他們,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我們不能習慣於用一種標準去衡量學生。比如,我們通常用分數衡量學生的發展,衡量學生是不是聰明。單就衡量學生的發展來說,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麵難道不是重要的標準?我們說,多一種評價標準,就會多一些好學生,或者說就沒有轉化不過來的學困生。在對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過程中,我們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的學生,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你可以引導他寫數學作文,諄諄善誘,慢慢培養他的興趣和愛好;有的學生,喜歡畫畫,你就在書畫展評中給他評個獎;有的學生喜歡唱歌,你就在歌詠會上給他發個獎品等等。這些,正是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對於學困生來說,那是多大的安慰和鼓舞啊!這樣,這些學生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找準自己的定位,揚長避短,一日一日往前進步,迸發自身的潛能並持續、健康的發展。

(五)尊重學困生人格,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極其簡單而複雜的教育秘訣,這個秘訣就是:隻有教師關心學生的自尊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自尊心是一個人上進的動力、精神的支柱。隻有受到了尊重,才會產生對自己的信心。

(六)善於發現並發揮學困生的閃光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任何一位學困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問題是教師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隻要細心觀察,最終都會淘盡黃沙始得金的,然後,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學困生能表現其閃光之處,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七)抓反複,反複抓,堅定信念。

由於學困生的自覺性和自製力較差,使得他們的進步總要經過一個“醒悟——轉變——反複——穩定”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以教育者要善於抓反複,反複抓。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極其艱苦、複雜的“工程”。相信教師在了解和研究學困生的基礎上,能做到以上幾點來樹立學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再用正確、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因勢利導、持之以恒,就會使學困生達到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最終目的。作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育工作者——教師在傾注愛心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夠達到教育轉化學困生、使其健康成長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