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經常對著全國幾億電視觀眾侃侃而談,他主持節目給人印象最深的特點,就是從容自信。
他的名字叫白岩鬆。
她,現在也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而且是完全依靠才氣,而絲毫沒有憑借外貌走上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崗位的。
她的名字叫張越。
從自卑中站起來的人不會再畏懼挫折和失敗。從自卑中走過的人清楚自己的所得所失。超越自卑不是沉湎其中,而是正視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補償缺憾,昂起頭努力去做,把心之所向當做階段性目標,為之付出,為之奮鬥,保有自尊,而且永不自滿。
給自己充分的自信,勇敢地戰勝自卑吧!
如果加以深究,自卑心理的成因是很複雜的。有的是由於生理上和智力上的缺陷;有的是由於家庭教養方式不當或缺乏家庭溫暖;有的是由於過去遺留下來的心靈創傷或長期以來形成的壓抑感和焦慮感;有的是由於性格古怪,不易合群或經常受人嘲笑所致;有的是由於原來自視過高,受到挫折後則自暴自棄;也有的是暗暗同別人比較後發現自己的弱點而心灰意冷、自怨自艾……
克服上述自卑心理,自然也要因人因事而異。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了幾條克服自卑的經驗,被實踐證明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做是一種有弊無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觀絕望,自暴自棄。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它不僅不利於自卑者的前途,反而會加重自卑心理。其實,比起狂妄自大的人,自卑者更加討人喜歡。因為,自卑的人都很謙虛,善於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分隨和,善於思考,做事小心謹慎,穩妥細致,重感情,重友誼。自卑者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增加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還應認識到,你若克服了心理上的這種障礙,將更有前途。
(2)正確地評價自己:不僅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客觀地看到自己的長處;既要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處,也要看到自己的過人之處。俗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誰都有缺點和不足,隻要能夠想方設法克服缺點和不足就行。這樣就會增強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扔掉包袱輕裝前進。
(3)正確地表現自己:有自卑感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並竭盡全力爭取成功。成功後,及時鼓勵自己:“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當麵對某種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可以用“豁出去”的自我暗示來放鬆心理壓力,反倒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獲得成功。
(4)正確地補償自己:為了克服自卑感,可采取兩種積極的補償途徑:一是以勤補拙。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麵趕不上別人,就不要再背思想包袱,而應以最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勤奮努力,多下工夫,下苦工夫。二是揚長避短。有些殘疾人雖然生理上缺陷很大,又失去了自由活動和交際的空間,似乎發展的空間極為有限。但有誌者事竟成,高位截癱的張海迪成功之路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她身殘誌不殘,酷愛音樂、醫學、文學,以十倍於常人的毅力在幾方麵都有所建樹。
(5)要正確對待挫折:遭受挫折和打擊,這是人人難免的。但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性格外向的人過後就忘,內向的人容易陷入其中。那麼就應當注意,凡事不要期望過高,要善於自我滿足,知足常樂。無論學習或工作,目標不要定得太死太高,不然就容易受挫。
從自卑中站起來的人不會再畏懼挫折和失敗。從自卑中走過的人清楚自己的所得所失。走出自卑,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