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詩歌兩首。第二小組學生代表發言——古詩《遊子吟》《曬舊衣》(摘抄筆記),略講“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的故事,典型而熟悉的作品,引起學生的回憶和興趣)。在此讓學生交流積累資料的方法——筆記法。
3)老舍的《我的母親》、錢學森的母親。第三小組搜集的閱讀材料是老舍的《我的母親》,個別學生通過選讀片段來展示母親的形象特點;在這個小組交流的時候,還說出了自己的閱讀方法,如圖書借閱需要注意的問題——用書簽,防止破損,保護書籍,以及積累資料的方法——複印、剪貼等。第三小組代表發言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要學有所成,要報效祖國。
4)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母親。第四小組學生通過網頁展示當代數學奇才安金鵬和他母親的事跡,快速默讀。查閱整理資料的方法——上網複製法。學生交流了本組的閱讀感悟: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很差,母親教育孩子要有吃苦的精神。自然引起學生將自己優越的學習條件與安金鵬的條件進行對比,適時開展思想品德教育。
5)《母愛與你一生》。第五小組學生朗讀了散文《母愛與你一生》,用多媒體播放母親的視頻,與同學們交流了普通人的母愛,表現了母親的愛伴你走一生,而很多人給母親的回報很少。引發普通人對普通母親的感恩之情,學生深受感染,掀起高潮。隨後教師播放電影片段《漂亮媽媽》的片段,讓學生交流影片簡介,從而體驗母親對殘疾的孩子特殊的愛,體驗母愛的堅強、寬容、偉大。
6)展播2008年汶川地震視頻資料。教師播放相關地震的視頻,尤其是看到媽媽在危難來臨時,對孩子的那份特殊的愛的表現——選擇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掉下的樓板,媽媽在臨死前的那條短信:孩子,如果你還活著,記得媽媽愛你……學生十分感動,很多學生熱淚盈眶,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3.3 在閱讀交流中進行書麵表達能力的訓練
小組成員在進行閱讀成果展示時,視頻新聞引發了學生內心情感的震撼,以及由作品引發的聯想,適時讓學生說出來,自然進行了語言表達訓練。教師適時增加教學任務,還要訓練學生的書麵表達能力。例如,在展播2008年汶川地震視頻資料時,除了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還要進行書麵表達的訓練:我們看了這條新聞都深受感動,試想那個孩子和你現在的年紀相仿,那個孩子可能對母親說什麼?你替那個孩子寫一條短信吧,不超過50個字。由此有效訓練學生的書麵表達能力。
4 師生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題總結
學生搜集的資料很豐富,從古代到今天,從文學家到科學家,從名人、偉人到普通人……這些資料都洋溢著母愛的光輝。母親以她偉大無私的至愛,為我們譜寫了一曲曲輝煌的生命之歌!母愛無言,真情無聲。母親不是哲學家,但母親通曉人生哲理,潛移默化地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於無聲處有大愛,母愛是深沉而堅實的人間大愛!正因如此,全世界有母親節,每年的母親節,我們要記住獻給母親一束康乃馨,或者給母親一個電話……以表達我們對母親的愛。教師在總結時適時播放圖片資源,增強教學效果。
5 課後寫作訓練,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
母愛是毫不張揚的,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回憶自己母親的一言一行,用心去體驗母愛,用文字去表達母愛,寫出母親最讓你感動的一幕或一件事,300字左右。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深刻領悟母親的偉大和母愛的內涵,產生要對母親表達感情的欲望,讓學生把心裏話寫出來,自然會寫成“我以我手寫我心”的優秀作文,有效提高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黃友先,黃利民.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J].學園,2010(1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