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輔助中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性探索
裝備在線
作者:於華貴 鄧寒霜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於數學教學,是從計算機的課件開始實施的,也就是中學數學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技能,通過計算機製作數學課件,並輔助於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教育學生、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教學目的。但多年的中學數學教學表明,並非是隻有數學課件才能實現輔助教學,才能算是數學教學的現代化。網絡與計算機輔助於中學數學教學意義深遠,而且隨著網絡的日趨普及,特別是網絡學校、網絡教室、網絡多媒體工作室、網絡家庭的建立與構建,為網絡輔助中學數學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也在更廣闊的範圍內賦予中學數學教學以新的載體與環境,激勵中學數學教學向質量化、效益化、手段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促進中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變革。
1 發揮網絡教室特有的作用,賦予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新的載體
網絡教室的最大特色在於能夠與課堂教學實現同步。
一是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中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向學生直接或者間接地傳授先進的教學理念、更加科學的知識和最新的數學成果。例如,中學數學教師進行三角形計算時,除按照課本內容進行係統化傳授外,還可以直接鏈接網絡教室內的資源,向學生間接地傳授其他的方法,甚至還可以將高層次的方法加以引用。這既是教學容量的擴展,更是教學思維的再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形象化思維,調動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研究能力,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熱情,從而實現中學數學教學的最優化。
二是學生能夠麵對麵接受名師、名校的教育,從而樹立起敢於麵對問題、善於解決問題、積極提出問題的思想,為探究式教學、猜測式教學、研究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智力和行為準備。同一個問題,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室內的網絡資源,向學生傳輸名師、名校的教學案例、課堂實錄和同步教學,讓學生足不出戶就感受到外來教育資源的強大魅力,實現教學的無縫隙鏈接,促進中學數學教學的全麵改革與發展,促進中學數學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三是賦予網絡教室的網絡資源以新的應用、轉化載體。中學數學的練習與訓練是主體,教師和學生大量而繁雜地抄寫題目,嚴重製約了課堂效率的發揮。特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時抄寫數學題目占去了過多的時間。如果中學數學教師合理利用網絡教室中的網絡資源,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應講授內容,播放例題、練習題或者其他數學題目,就會節省時間用於備課、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方法、確立教學模式和策略,更多的是研究學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例題分析時,沒有必要進行計算機課件設計或者編程,因為網絡上就有,導入就能用,而且界麵很好。否則,教師就會做大量的無用功,甚至影響到對教材、學生、教法的全麵應用。
在實際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筆者就是緊緊抓住網絡教室網絡資源這一優勢,通過鏈接、利用、下載和轉移,實現網絡教學的,並且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每當講授一個新的數學課時,在研究教材的同時,也研究網絡教學方法、板書設計和內容的切換,做到網絡、教材、學生、教法、模式和教學策略同步進行,實現課堂資源教學共享。有時,在引進網絡數學教學資源時,還特意將先進的、帶有前沿性的、別人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一一展示給全體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進行比較,從中領略其教學的內涵。
基本思路是:研究教材——分析學情——確立網絡引入的內容——插入(播放)給學生觀看——組織學生討論、比較、對比和索取新知識——與新授課內容相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