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此分析,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集大量的具有豐富神韻的中國畫,按照不同的用筆、用墨方法,利用PPT或者專業的圖像處理軟件進行細節的演繹,變抽象為具體。多媒體技術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案例對筆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操作實踐。甚至為了加強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學生嚐試使用Photoshop等繪圖軟件,在畫板中導出原始圖片進行臨摹。當學生初步掌握方法和技巧後,再在現實畫板中進行創作,節約了材料降低了教學成本的同時,也突破了學生思維的局限性,為學生進行設計·應用奠定了基礎。
2)多媒體技術可以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多媒體技術在中學美術設計·應用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它能夠促進學生對所講知識進行深入思考,不斷進行對比和反思,從而抓住美術理論與知識的實質。像在講解傳統的風景畫構圖方法時,對於中景、遠景、近景等概念,由於這些概念是比較相近的,學生由於所具有的知識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在麵對這些概念時往往在理解時發生障礙,而且這些構圖方法在不同的圖畫中也有不同的呈現,如果單純地講解,不一定能夠讓學生真正明白。因此,可以鼓勵學生在互聯網上搜集各種風景圖片,並對這些不同的風景圖片進行分析思考,找出選用不同構圖方法的原因所在,讓學生真正明白這些抽象的概念,並能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這對於中學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也將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學美術教學方麵,多媒體技術也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並不能真正替代各種美術技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要注意“度”,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而應該在合適的階段進行,甚至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在必要的時候脫離多媒體技術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實際的繪製創作練習,使學生收獲更多的經驗。
3 結語
總之,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憑借自身的交互性、集成性等優勢,已經讓美術教學的課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表現為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授課氣氛的融洽性,更多的是體現在多媒體為中學美術教學拓展了層次和空間,發揮了美術教育在學生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中的積極作用,有利於學生朝更加健康蓬勃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美術教育的理論和創作兩個主要方麵,教師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以達到最好的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程津鋒.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為美術鑒賞課教學提供優勢[J].考試周刊,2013(32):179.
[2]李平.美術教學中的一把雙刃劍:淺議多媒體美術教學的利與弊[J].美術大觀,2007(8).
[3]苗文娟.讓學生感受靜態美:談多媒體在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6):50.
[4]郭春寧,王紅豐.多媒體教學如何揚長避短:以美術學科的教學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