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絡環境下中小學體育場地建設的幾點思考
裝備管理
作者:張誌波
體育場地建設關係著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需要高度重視:一要建設滿足體育訓練要求的、基礎知識教育與訓練並存的綜合場所;二要建設體育網絡教室,實現對中小學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和體育理想教育;三要建設開放的體育娛樂場所,賦予中小學體育課教學以新的環境。
眼下,網絡和計算機多媒體已經滲透到了中小學的各個學科教學改革中,並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它的交互性、高速度、大容量和不受場地限製的種種特點,為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革注入新的動力,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了中小學學科教學質量的優劣。
但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的弊端,需要教師認真研究與思考,特別是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建設與開發,以適應中小學多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需要。例如,中小學的體育課,因為它是與活動有效聯係的,並且體育訓練與體育的項目還受個體影響而無法全部或者實施有效的室內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那麼,體育教師就應該認真思考,尋求對策。通過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參與山東省教育廳開展的網絡學習活動,筆者認為,現代中小學體育場地建設應重點突出以下思路,以滿足中小學對體育課開設的需求,滿足素質教育和全麵育人教育的需求。
1 要建設滿足體育訓練要求的、基礎知識教育與訓練並存的綜合場所
經過調查與研究,發現目前中小學除極個別的標準化學校外,一般隻有一個操場用於體育課教學,而操場用於體育教學僅僅是中小學體育課的一個方麵。因為中小學體育是一個多學科、多層次,且寓專業、素質、身體鍛煉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它不僅僅隻是學生能夠打打籃球、排球那麼簡單,它更是學生身體發育時期多種素質培養與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中小學要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必須加強對體育訓練場地的建設與規劃,建設一個高質量的、能夠滿足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滿足中小學體育素質訓練的綜合場所。
按照中小學體育訓練標準,這個場所應該是既利於籃球、排球訓練,又能夠進行適合中小學體育訓練的綜合場所。要滿足中小學生對體育的熱愛、訓練、學習要求,這個場所應包括網絡、計算機操控、體育訓練成績分析、體育比賽成績顯示與排序、身體素質鍛煉等要素,能夠顯而易見。當學生在這個場所中進行體育基礎知識學習、體育素質訓練、參與體育活動和進行體育比賽時,能夠做到及時反饋信息,做到成績分析與通報,同時能夠對體育精神做到弘揚,體育文化氛圍濃厚,體育道德宣傳完備,體育綜合報道及時,以滿足網絡、計算機多媒體環境下對中小學體育教學與科研的需求,適應現代人文對體育的要求,符合當代體育訓練與發展的基本要求。
如現在的中小學操場,隻是簡單的體育活動場所,不能滿足現代體育訓練與網絡、計算機的發展需求,應該加強管理與建設,應該將其納入學校總體規劃,納入學校發展之列,盡快適應高標準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客觀需求。
2 要建設體育網絡教室,實現對中小學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和體育理想教育
隨著網絡與計算機的普及與發展,各級各類中小學已經將網絡教室建設得相當標準化,並逐步開始實施基於網絡教室的個性化教學改革。體育課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課程之一,也是中小學必修課,建設與體育教學、科研、教改相適應的體育網絡教室,勢在必行。
建設體育網絡教室與其他文化課教室有別:
一是在滿足體育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能夠滿足基本的體育訓練之需要,能夠做到學生在體育網絡教室內,既通過網絡和計算機學習、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又能夠依據網絡和計算機提供的信息,進行模擬訓練,做到學有方向,訓練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