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後反思對教師的促進作用
裝備管理
作者:張小玲
教師缺乏課後反思,不能迅速提高教學水平;如果教師及時反思自己,也反思學生情況,就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多方麵地進行思考,從而深化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及時更正授課方式,探索出學生接受能力的一般規律,促使自己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提高教學能力。
作為數學教師,教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為了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麵都能得到發展,教師應三思而後教,教後而深思。並且,教學反思中不一定隻反思課堂的環節,還可以反思學生的狀況。通過對原先的一些教學行為的回味、反思,筆者對教學反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講完一堂課,往往有很多好的想法或認識,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及時的反思,並把這些寶貴的想法記錄下來,可以迅速讓自己成長。
1 反思可對本節課評價:亮點的保持和不足的改正
下課之後往往就能立馬感覺自己本節課的亮點在哪個地方,哪裏講得不到位,教案哪個地方寫得不夠細致,教學重難點把握得是否準確,對學生上課的一些突發情況處理得是否準確。如果及時反思,就可以及時改正不足。
如在教學極坐標係的概念時,在其中一個班教學時,筆者加了負極經的概念,由於初學,學生對負極經的概念無法準確理解,反而影響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筆者及時反思,做了調整,第二節在另一個班刪掉了在教學中加進去的負極經的概念,這樣學生對極坐標係的概念就比較容易理解。筆者又以學生熟悉的直角坐標係為基礎,對比地講解極坐標係,學生感覺坐標的給出不突然,可以在熟悉的直角坐標係的環境下學習極坐標係。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覺得概念理解起來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接收。這是教學當中的一個亮點,使得坐標係的概念容易被學生接受。
2 反思可以記錄上課靈感:可以增加教學的素材
課堂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師生之間情感交流不斷融洽。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上課不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和學生一起分享、理解,實現自我,提升自我。既自我充電,自我提升,又發展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學習,實現教學中的“雙贏”。課堂上教師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鼓勵思考、探索,給學生的思維搭建一個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相互交流、發展創新思維。此時,師生往往會產生瞬間靈感,捕捉住這些智慧和思維火花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突然來臨,不及時記錄下來,可能又會轉瞬即逝。
如在講一節習題課時,學生對於其中的一道例題有著自己的理解方法,並且給出了自己的做題思路。筆者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改變教學方案,把原有的例題講完後,又改動了一下條件,更好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再比如,課前的準備與上課的情況不符時,可以刪減其中的內容。學生上課時,會有某些絕妙的回答、見解及質疑等,這個時候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把這些瞬間記錄下來,可促使教師更快地成長,讓教師感受到反思的樂趣,從而長期堅持下去。
3 在反思過程中可記錄對學生作業的處理情況及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把反思當作錯誤積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