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運用(2 / 2)

比如,教學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詩裏所描寫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意境,詩中流露出的詩人身在異鄉孤獨、寂寞、思念家鄉、掛念親人的感情,就是成年人也難以領悟,更不用說小學生。教學這首詩時,要能適度容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差錯,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實現自己的設想。在學生理解詩意後,讓學生邊誦讀邊想象,學生借助媒體的幫助自然會入情入境,與詩人同憂同愁。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氣氛,讓他們自覺主動地思維,充分利用晨讀時間要求學生放聲朗讀,讓他們反複聲情並茂地朗讀,讀出氣勢,讀出感情。學生在“詩言、詩意、詩韻”間走了一個螺旋式的來回後,加深對古詩內容的理解。教師應給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自主舍取學習對象,他們會感到很輕鬆,能發揮自身的潛能,就能自然而然以自己的體悟讀出美,吟出情,誦出趣。基於閱讀體驗的特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多讓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閱讀,學生在吟誦時,會不知不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詩中,對詩的意境體味得更深,在朗讀中分析、賞析、體驗課文,引發學生的共鳴。

3 使用多媒體,增大容量提效率

在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可以大幅度減少板書、繪圖等花費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大課堂容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相關信息。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前,根據教案精心設計編排教學軟件。雖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隻要點擊鼠標,就能在短時間裏使學生看到清晰的畫麵、逼真的錄像、動聽的音樂……避免教師動手操作教具時的手忙腳亂和顧此失彼,從而贏得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一節課中,教師既完成了詩句理解和朗讀、背誦訓練,又對學生進行了作者簡介、詩句評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提高了朗讀水平,增強了審美情趣,也使學生對作家、作品、詩歌的風格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在古詩教學中,應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學得紮實有效,更能使學生多方麵的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