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體 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技術在線
作者:王淑芳
多媒體以其直觀形象生動,可以在激發興趣、創設情境、提高效率、拓展延伸等方麵體現出其輔助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但不被多媒體束縛,避免使用中的擴大化、浮躁化、程序化、裝飾化等不良傾向,要冷靜選擇,慎用、精用,使多媒體的輔助作用發揮到最大最好。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恰當使用,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由靜態變成動態、由抽象變為具體,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從而降低a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能較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1 多媒體手段的應用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形象思維優於抽象思維,多媒體教學能夠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利用多媒體,巧設練習,強化教學效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養與形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各方麵的能力。古人說:“授人以魚,隻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2 多媒體是創設學習情境的有效工具
多媒體可以真實地再現和模仿實物情境,以其特有的手段和方法,構建有效的愉悅和諧的情境。數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教學,借助多媒體展示“日出”的動畫圖片,讓學生猜想太陽升起的過程與地平線的三種位置關係,從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將多媒體引入課堂,其輔助作用會事半功倍。每一門功課的教學都要緊扣時代脈搏,而此時,多媒體教學就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種種錯誤傾向,考量出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輔助”作用的認識和把握不足。學生掌握知識,關鍵還是靠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反複訓練、總結提高。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自然學科,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它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交替的教學圖像、運動變化的具體過程,還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充分展現多媒體在數學課堂中的各種美。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境,重新組織教材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容量比以往的常規教學容量多。教師應注重掌握教學節奏,節奏的快慢強弱、輕重緩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在設計課件時應從多方麵考慮節奏情況:增加問題情境設計,激起課堂高潮。以往的數學教學課件因程序化太濃,難以達到學習的高潮。而用PowerPoint自編課件,靈活結合教材與數學實際是可以做到的。
如教學“函數的概念”,設計可采用三個問題情境:
首先是向學生提出函數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幾種?等學生回答後,從計算機中調出函數的圖象式、圖表式、表格式等幾種,讓學生集中精神觀看後,情緒高漲,思路開闊。
其次,在對兩個函數的判斷中,設計插入一個用MathCAD PLUS 6.0繪製的函數圖象,使學生豁然醒悟。
再次,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提問:你們能幫幫它們嗎?麵對此情景,一連串的疑問在學生心中湧起:為什麼會一樣大?平行四邊形麵積與什麼有關?“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學生心中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
4 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各方麵的能力
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過渡,在提高學習興趣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學一改傳統的教師講解、模型演示、教師和學生交談、學生練習等教學方式,采用聲音、圖片、圖像等多媒體的組合方式輔助教學,使教學方式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的功效,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會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新課導入”階段,多媒體的介入,效果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