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巧用多媒體 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2 / 2)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學生年齡比較小,對平時常見的事物、現象不留意觀察,因此認識也很籠統模糊。多媒體教學則能把生活中常見的或不易觀察到的事物現象呈現在學生麵前,指導學生細致地觀察,從中發現問題,揭示現象或規律。

5 引進導入新課,能夠生動、有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如利用教學資源中心,經篩選、整合、優化、彙聚,製作《三角形分類》教學課件。以猜謎語(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三竿首尾聯,學問不簡單)形式導入,得出謎底:三角形。並讓學生觀察課件,查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從而引出課題:研究三角形的分類。這樣導入新課,能夠生動、有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以活動和實物形式,引導學生分別以按角分和按邊分的標準,把三角形分別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讓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觀察、探索本節課重點學習的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並精心設計了一係列練習題讓學生鞏固新知。最後讓學生把數學帶回生活,動手製作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以及其所認識的其他三角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了新時性。

2)數學教學課程設計完整,思路清晰、聯貫,能體現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課件設計比較完整、精美、生動、豐富,符合現代中學生教育發展需要。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三角形角和邊的特征,會給三角形分類,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課堂上,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采取了一係列激勵學生的措施,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更是熱情投入、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課堂效果明顯,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

3)新課程背景下所倡導的教與學並重的教學理念,知識點的過渡自然合理,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同時又超越了教材。在此提出一個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問題:初中數學的課程定位是什麼?比如這節課是以嚴格的邏輯推理為主還是以統計的思想為重點突出?

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教學活動“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教師首先從買糖果這個生活中的實例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接著建構定義並結合例題初步理解,然後深入研究,探究性質,最後回歸引例,歸納小結,提煉升華。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自然清晰。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是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構建啟發式問題引導學習,是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原則;促進數學課堂中師生的交往與溝通,是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渠道;實現預設和生成的完美統一,是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6 結語

多媒體作為一種很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為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它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交替的教學圖像、運動變化的具體過程,還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充分展現了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黃立俊.中學數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製作及其應用[J].中學數學教學,2012(9).

[2]高自斌.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教師版,2005(12):34-35.

[3]傅德榮.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設計的原理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