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巧妙應用信息技術 打破農村英語教學桎梏(1 / 2)

巧妙應用信息技術 打破農村英語教學桎梏

技術在線

作者:苗海霞 邊宗國

在各級政府對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各種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比賽,大大提高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而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巧妙應用對農村英語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帶來無窮的活力和巨大的改變。

1 農村英語教學的桎梏

語言的學習需要語境,需要運用所學語言交流。單就這一個方麵來講,對於農村學生來說,學習英語就受到頗多限製。除了一周5個課時,每課時40分鍾的英語課,課後毫無語境可言,可以用英語交流的對象也隻能是老師和同學。教師的數量有限,時間有限;同學的英語水平有限,錯誤較多,在語境中快樂學英語談何容易?對地處偏僻農村的學生來說,在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開闊視野方麵,都較多地受到地域和資源的限製。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來完成一堂課更是成為難以操作的理想化課堂。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課堂中信息技術的巧妙利用打破了加諸於農村教學中的各種桎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開闊了學生視野,為農村學生架起了通往學習人文英語的橋梁。

2 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樣的認知工具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順應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在英語課堂的導入環節,各種恰到好處的圖片、視頻、數字故事,可以立刻吸引學生的眼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對本課知識的興趣。如在“Travel spotlight: Paris”一課中,筆者用世界著名景點的圖片製作簡短的數字故事,在世界名曲的伴奏中,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複習了island、falls、mountains、jungle等一係列單詞,最後定格在巴黎的Eiffel Tower。“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Paris?”成功導入文本的學習。相比以前的單詞聽寫,這樣的導入更形象,有趣味性,並讓學生印象深刻。

而在課堂活動的設置上,多媒體的使用讓教學過程也變得豐富多彩、趣味十足。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實際操作時準備器具對農村學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兩個班隻有三個學生家裏有果汁機,即使湊到七八台,想要順利使用的話又得考慮在教室順線的問題。同時學生帶水果刀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初中英語唯一一節有趣的活動課該如何操作?原來隻要一個小小的Flash就可以解決。實際動手操作可以選擇製作三明治,簡單安全,易操作;而製作香蕉奶昔的過程可以製作成Flash動畫,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掌握目標語言;其他食物的製作過程同樣可以作為能力拓展設計出來鞏固目標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提高,重難點也得以突破。

3 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多媒體教學以真實的材料、近似真實的場景、反複使用、資源共享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不斷滿足他們終生教育的需要。使用網絡、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手段,可以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盡可能真實的語境。學生在使用網絡資源的時候,語言材料雖然是不可預知的,但真實的材料才能讓語言訓練變得更有意義,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讓農村學生真正做到用語言,而不是以前機械枯燥地死記硬背。

如在“It’s raining”的第二課時,筆者在天氣實時播報活動中使用了真實的材料,通過英文的權威天氣網站讓學生觀摩真正的英語播報,了解播報的禮儀、語言、語速、內容安排以及不同天氣的表達,讓學生的認知延伸到書本之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而不是總是在教師的控製之下訓練語言。學生在模擬播報時,比以前的學生在做這項活動時無論從內心還是表現,都給了筆者很多驚喜。因為是環球天氣播報,所以有些國家正在夜間,有學生注意到夜晚晴天是用clear表達的,而不能用sunny。學生在熱烈的氛圍中當了一次天氣播報員,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學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