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技術在線

作者:戴毅

信息技術、交互電子白板的出現,不僅是教育技術的革新,還帶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更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在信息技術、交互電子白板教學上挖潛,完善課堂教學環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在互動中樂學、善思、求進,從而達到教學效益、樂學效益雙贏。

新課程主旨在於教師轉變角色。怎樣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由教學活動的支配者、控製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靜態知識的占有者轉變為動態的研究者?信息化手段在課堂中的應用恰好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變。信息技術利用其在新知獲取、傳輸、處理和存儲信息方麵快捷、高效的優勢,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研究性學習等方麵都有著卓越的表現,為個性化學習、拓展性學習等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電子白板等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手段,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僅使課堂教學形式發生巨大改變,更使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本質性的革命。

1 運用仿真課件改善課堂互動學習的效果

探究學習是地理學習的發展方向。運用仿真實驗對真實的場景進行模擬,完成目前教具、現實條件不能達到的教學實驗,將空口說教變有形體驗探究,將學生從觀眾變成演員,變被動接收成主動探究,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

如“地殼運動”一節,這節課重點在於探究學習板塊運動的一般規律。課上先通過Flash動畫進入仿真實驗“正確進行地震避險——實施互救”等環節,將學生帶入預設場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怎樣進行自救、互救,進而探究地震成因,逐步引導學生探索板塊的運動。與此同時,抓住這個求知的最佳契機,通過Flash動畫課件讓學生親自操作,並引導觀察課件中板塊的大小、運動方向、現象變化,最後到地貌形態等。一係列的場景互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共贏中解決重點問題,攻克難點問題。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下進行,是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積極交流,從而建立高一層次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2 巧用電子白板功能提升地理教學實驗的直觀性

在進行實驗前,請各組學生依據實驗目的進行實驗設計,確定實驗所需儀器和具體實驗步驟。但在實驗中發現,很多學生往往因實驗設計不合理,導致探究過程中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從而喪失學習興趣。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圖庫功能,在電子白板圖庫中事先放入實驗用到的各種儀器,上課時讓學生從電子白班圖庫中上找出所需要的儀器,拖拽、模擬組裝實驗儀器,並根據儀器組裝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針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通過模擬實驗驗證學生實驗思路,從而提高利用真實儀器實驗時的探究效率與效果,學生學習熱情也極度爆發。

如探究“等降水量線圖的描繪”這一問題時,學生利用圖庫資源設計出很多實驗方案。如:直接利用量筒接雨水,然後再進行數值讀取,認為這樣減少周轉環節,提高實驗數值準確性(實際生活中,量筒口太小,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故誤差大);有的學生則利用燒杯來完成集雨環節,然後再進行數值讀取等(燒杯口雖然大,但是在讀數時,由於口大而降低了讀取的精確性)。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提出眾多實驗方案,但大多不夠全麵。教師可以根據各組學生的設計方案,挑選最具說服力的實驗方案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演示,搭建實驗裝置,理清實驗思路,並請學生講解、推測實驗現象。通過一係列模擬操作,學生非常清晰地明確了該實驗探究的具體思路與步驟,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學習效果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