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對一”計算機網絡輔助學生學習

在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中,教師在每次上課前都先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自學任務,然後讓學生利用電腦進行自學,學生自己主動“點擊”網頁,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行學習,合理分配學習時間。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大量的學習材料中遨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那些自己感到有一定難度的學習材料可以多用一些時間,而對那些感覺比較簡單的材料可以一掃而過,從而極大地節省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除此以外,還可將自學過程中的收獲、困惑進行網上反饋(如MOODLE網)。課上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小組互助學習,網絡反饋結果,教師隻對有爭議的問題,利用電子白板請學生進行彙報展示、合作交流、突破難點。課下還可隨時就學過的知識進行回看與複習,甚至新發問題還可進行網絡留言與在線交流等。

在某種程度上講,計算機網絡教學實現了“一對一”的教學夢想,實現了網絡自動化學習。學生麵對一台計算機就仿佛是麵對一位全能老師,可以反複地、有側重點地傾聽這位老師的講解,可以隨意地和同學、老師交流,內心不會再有任何的膽怯、害羞感,不會產生過重的心理焦慮。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是學生學習的一大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對學生的新知學習過程產生極大的負麵影響。中學生較小學生靦腆,在課堂上不再踴躍舉手發言,特別是不願意在人多的場合講話。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識記、閱讀等能力。

4 “一對一”通訊終端——電子白板手寫板的巧用

基於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無線手寫板構建“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環境,借助數字化學習幫助學生解決探究學習中的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互動的積極性。將以教師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從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逐漸轉變為學習能力培養,從教師使用技術展示逐漸轉變為師生共同使用技術探究,從單一課本知識學習逐漸轉變為學習資源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提下借助手中的無線手寫板,讓自己的思路得以形象呈現,小組成員內部的意見在組內得到充分的交互,共享和構建個體認知網絡和小組集體的認知網絡,最後通過小組內的無線手寫板形象、迅速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在全班引起共鳴和討論。

通過合作、交流、再合作、再交流的形式,讓每個小組都得到展示的機會,使課堂的生生互動之間、師生之間超越空間的限製,實現合作學習的高效。這樣的教學形式,突破了時間、空間、人與人、人與機交流的障礙,也節約了以前在黑板上書寫浪費的時間,使得讀圖、畫圖題交流展示變得形象、直觀,師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通過無線手寫板進行交流學習,使無線手寫板成為合作學習的便捷工具、生生互動的平台、師生互動的平台和高效課堂的平台,極大地提高課堂互動式學習的效率。

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巨大的,巧妙運用信息技術,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量體裁衣式運用,不僅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完美,更是對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而且,這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戰,要求大家孜孜不倦地學習、探索新事物,以滿足信息時代環境下知識的推陳出新,永葆教學生涯的風華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