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各環節的功能
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整合、啟發、導撥、幫助”等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則體現在“獲取、質疑、探索、表達”等學習過程中。數字校園平台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適時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作為“探索工具”和“交流工具”時,能分別提供“知識鏈接、資源檢索、展示”以及“BBS討論、在線專家解惑”等功能,作用更突出。
4 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的主要過程
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數字校園平台獲取學習資源,在不斷地思考過程中發現問題、獨立探索、網上交流求助。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挖掘創造自己的潛能、培養科學素質、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能力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學生利用數字校園平台學習的主要過程。
5 基於數字校園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5.1 要具備基本網絡技術和專業信息素養
一方麵,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所教學科知識進行學習資源的收集、加工和處理,並與實驗演示、教材相整合,製作出能與數字校園平台兼容的豐富材料和便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資源係統,讓學生學習、交流。另一方麵,教師要有專業的信息素養,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的信息資源及呈現方式,學生層次越高,信息資源越粗放,越接近信息資源的原始狀態,以有效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資源的能力,也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
5.2 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
設計情境要有新意、有吸引力,能激起學生對自己已有知識水平的挑戰,從而引發學生真正的探究興趣。要建立起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上課如沐春風,勇於表達想法。問題設計,要求精、求實,給出的問題不要太寬泛,讓學生摸不著頭腦;數量也不要太多,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引導學生探索時,要把握好指導的時機,恰到好處,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進行。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的才能,切忌包辦代替。
總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認知不是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的,而是學生積極主動建構的,是學習者(學生)個體主動的行為。教學不是從外部填入新知識,而是學習者把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是知識的處理和轉化。而“基於數字校園的‘共享學習資源—挖掘發現問題—獨立自主探究—網絡交流求助’”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還充分發揮了數字校園的開放性、跨時空性、高速性、交互性等特點,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數字校園必將成為學校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環境,成為學生信息獲取、分析和加工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成為麵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麵發展人才的嶄新平台。
參考文獻
[1]陳至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教育報,2000-10-26.
[2]李克東,謝幼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3]馬寧,餘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J].教育技術通訊,2002(Z2):51-56.
[4]邢葉進.信息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角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