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媒體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2 / 2)

3.2 借助多媒體滲透情感:資料畫麵篇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所表現的人物和資料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久遠,如果單純依靠教師進行資料介紹,收到的效果一般。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結合所學的課文內容進行畫麵重現,把情感融入其中,從而增強語文課文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課文《虎門銷煙》的時候,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曆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因為虎門硝煙的經過與學生的生活是比較遠的,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比如,可以在課件中提供林則徐的畫像,然後向學生發問:“這個偉大的人物是誰?你們了解這位偉人麼?”之後向學生簡單介紹林則徐的生平事跡。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鴉片的危害,展示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可以是國人吸食鴉片之後的慘狀的圖片。在學生和教師進行資料觀看和交流的時候,虎門硝煙的偉大曆史意義展現在了學生的麵前。在這個時候,開始引導學生用充滿感情的語氣去朗誦這篇課文的部分文字,學生的情感豐富,為他們感悟這份課文思想奠定了基礎。然後教師用帶著感情色彩的話語開始把學生帶入到虎門硝煙的場景裏麵去,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抵禦外侮的精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運用多媒體進行畫麵的展示,學生在眼前出現一幅幅情節串聯在一起的畫麵,再加上學生豐富的想象,這時的教學效果肯定很明顯,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再比如,在學習《歡樂的潑水節》的時候,在課文的第二部分描寫了傣族人民在這個節日裏潑水祝福的場景,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製作相關的課件,把傣族人民盛裝參加潑水節的男女老少的畫麵一一表現出來,尤其極力表現他們在潑水節一邊舞動,一邊祝福,鑼鼓喧天,水花四濺,這樣的場麵相當壯觀。應用多媒體就能夠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也一下融入到節日的氛圍當中,激發了學習的欲望,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加深對潑水節的了解,開拓了視野,加深了對節日的印象,進而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近年來,信息技術也以自身的優勢,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很大的優勢,使新課改理念的元素盡情地體現出來,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還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因此,在新課改下,隻有恰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線秀麗.讓多媒體徜徉在小學語文課堂:淺談多媒體輔助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10):133-134.

[2]歐陽宇華.多媒體使小學語文課堂多姿多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24):108.

[3]張其順.如何運用多媒體創設幼兒語言學習情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6).

[4]陸慶高.彰顯多媒體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優勢[J].中小學電教,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