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多媒體技術能極大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魯迅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可見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意義。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動,且喜動不喜靜,對學習對象亦是如此。小學生的認知活動都是以興趣為引導、以活動為載體,知識的積累和智能的發展也都是在無意識下完成。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創造學習語文的愉快情境尤為重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字詞教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是以後語文學習的基礎,
小學階段有較重的識字任務,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尤其是低年級,許多課時都是以識字教學為中心。傳統教學中一張嘴、一支粉筆或幾張燈片,單調、機械、乏味,學生對字詞的學習也是死記硬背,難以產生真正的興趣和趣味。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悅耳的聲音、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優美的畫麵等形式,在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麵有著其他媒體所遠遠不及的優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漢字中象形文字、形聲字、會意字的構成和發展,讓學生不但認識這些字,且能知道這些字的演變、發展過程,理解字的含義,如同聽故事、做遊戲一般來完全了解這些字的相關知識,學習效果自然良好。因而,教師要善於正確利用這一優勢,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更富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多媒體技術運用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走進課堂,在具體運用操作中難免出現一些失誤。尤其是廣大一線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由於對教材的研究不充分,或是對教學資源整合欠科學、合理,在以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內容時都會出現一些不足。那麼,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3.1 不能以多媒體技術代替板書的功能
經常會看到有些教師就是將多媒體技術作為板書的另一種形式,在製作課件時按照教案的安排和教學的需要,按部就班展示基礎知識、課文內容、結構,以及課後作業答案等。整節課都在使用多媒體教學,卻讓人感覺不到現代化課堂的氣息,無非是將知識由教師的抄寫上黑板變為以多媒體展示。這樣的課堂,看似每個環節都在用多媒體技術整合,其實等於沒有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對多媒體設備資源的一種浪費。教師善於取舍,在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課堂環節充分利用,而能以傳統手段解決的大可不必再去運用多媒體,使多媒體充分發揮其效能。
3.2 過度開發多媒體資源,導致教學嚴重脫離課本
部分教師為了順應大語文教學觀,借助多媒體技術大力開發課外課程資源,將自己認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內容都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在學習《長城》這篇課文時,不但展示了長城的圖片,還介紹了秦朝以及以後曆代對長城的修建,與長城有關的民間傳說、詩詞等。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上去非常符合現代的教育理念,以及新課標對教學資源開發的要求,但是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了小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學習範圍,導致本末倒置,忽視了課本內容的研讀,弱化了學習重點。
麵對多媒體這個新的教學輔助手段,不但要學習其技術要領,更要去研究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一方麵讓多媒體技術成為輔助教學、拓展教學內容的好幫手;另一方麵又不出現喧賓奪主、弱化人的主導主體地位的不恰當局麵,使多媒體最大限度服務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