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語音教學的路上

環境構建

作者:趙玉蘭

在教學時應充分體現英語的語言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靈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能力和素養的雙提升。

小學英語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強教學工作的研究,努力尋找教材與學生的結合點,優化教學環節,實現人人互動、人機互動,盡最大可能提高學生進行語音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通過幾年的教研沙龍研討,在語音教學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1 英語教研沙龍活動背景

本英語教研沙龍成立至今已經3年多,隨著團隊製度的製定完善,學校的英語教研沙龍定期定員進行有秩序的活動,討論如何將優秀理論融入教學實踐中,如何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教的困難和學生學的困難。集體智慧的分享,讓教師樂於教,敢於教。這裏提出一個長期困擾教師和學生的問題:如何搞好語音教學?因此,通過教研沙龍的方式進行語音教學方法的探究。

2 沙龍專題——語音教學

2.1 英語交流,在探討中提高口語水平,發現語音問題

在英語教研沙龍裏有一個嚴格的規定:大家在沙龍時間內必須用英語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相互糾錯,相互探討,共同提高英語口語表達水平。同時也發現許多教師口語中的問題,比如常常會不注意時態,有時錯用詞彙,詞不達意;還有更嚴重的就是語音的問題,常常聽到幾個同事讀同一個單詞,聽到的卻不是同一個“味兒”。在多次發現語音的問題之後,深刻意識到教師自身的語音麵貌有多麼重要,有一口標準的發音,才能讓學生有好的模仿對象,於是鄭重開始計劃“語音教學”之路。

2.2 集體學會音標手勢,邊做手勢,邊正音

教研沙龍成員Sara,從網上找來了音標學習的手指操,經過大家仔細研究模仿,發現手勢在音標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傳遞信息、加深理解。與每個音標相配合的手勢,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向學習者傳遞著音素發音的特定信息。

例如:教學音素/a:/,手心內握,形成虛擬的球狀,發音時手指向外擴張,模擬嘴巴張大時的樣子;教學音素/i/,右手舉過頭頂,掌心向裏,拇指豎起,另外四肢合攏,在發音的同時右手掌往後用力揮動,左手可置於小腹處,以感覺小腹的收縮,做動作的同時模仿發音。

這種方法讓學習枯燥的音標變得生動有趣。開始,幾個同事邊發音邊做還覺得別扭,看著同事的手勢,像是照著鏡子,相互鼓勵、糾正,每一次英語沙龍都充滿歡笑與收獲。久而久之,大家都發現,自己的發音真的有變化了,而且對於每一個音素,尤其是元音音素的發音,在手勢的引導下,每一個成員都能很到位地發出來了。

2.3 現學現用,將學會的手勢逐步融入課堂

經過探索,發現通過音標手勢法進行英語學習效果極佳。這種生動的音標學習法,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甚至有時在課間也在相互比劃,歡樂地說著音標。這種有聲有色有形的音標教學法,使整個學校的學生漸漸走上語音學習的道路。

2.4 深化音標教學成果,提高語音整體麵貌

音標教學獲得一定成果以後,在英語沙龍活動中開始討論“如何用”的問題。研究小組成員中的Sunny獻了一計,她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說英語是最好的方法,增進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在不知不覺中克服羞怯心理,養成大膽說英語的習慣。於是大家開始搜集各種“說英語”的遊戲,最後整理出來適合各年段的有效遊戲有:三、四年級有獎猜物、魔法包、悄悄話、隱身魔寶;五、六年級角色扮演、英語動畫配音、唱英語歌曲、朗誦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