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使用
環境構建
作者:朱春喜
思維導圖對於教師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是一個有效的嚐試。它能夠幫助教師將分散的知識點組合起來,相互聯結,形成網絡係統;它幫助學生從知識係統中發現規律,遵循規律進行學習,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提高英語學習的成績。
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其學習效果的好壞影響到其以後的初高中學習,對其以後成績的好壞直接起到關鍵性作用。其影響首先表現在學生學習興趣方麵,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英語沒有入門,課上一直迷茫,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其次表現在英語成績方麵,小學英語成績差,就會使以後的初高中的英語學習成績也難以提升。
小學英語學習困難產生的原因包括:沒有相應的應用語言的語境;教師沒有合理有效組織教學,隻注重英語筆試成績,沒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在枯燥的重複性抄寫中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教師的英語素質不高,同樣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英語知識點太過分散,學生學習零打細究,所學知識難以形成體係,造成其英語應用能力的水平較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合理使用思維導圖,能夠解決英語知識點分散化的問題,並且能夠將學生逐步引領進係統化、網絡化英語學習過程之中,讓學生學習英語有規律可循,極大地降低課堂上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的遺忘率,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1 利用思維導圖組織課堂教學,使主題鮮明、重點突出
教師在課堂引入階段合理利用思維導圖複習鞏固上一節課的重點知識,並引生出新課的主題。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框架衍生新主題,讓學生感受到舊有知識產生的延續性和新知識存在的根源性,更能形成係統的知識脈絡。教師將課文主題以鮮明的顏色、較大的字號置於圖示的中心位置,使得學生對於知識的重心一目了然,目標明確。次級主題以不同的字號、不同的顏色分散在中心主題的周邊,呈放射狀,利於學生形成發散思維。中心主題和次級主題都是用少數幾個關鍵字表示,形成知識的聯係節點,便於學生迅速記憶。
例如,基本句式是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最基本的句型,如果將這個圖示理解透徹,學生英語的學習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教師要善於抓住關鍵知識進行剖析講解,就能夠迅速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本圖中心主題是“基本句式”。基本句式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歎句(分別作為次級主題)四種類型,呈放射狀分布在中心主題的周圍。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明白這四項內容,並進一步深入地學習其相應的內容。陳述句作為基本句式的第一種類型,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在這裏,學生可以學到簡單句的5種基本句型,千變萬化的英語句子都可以簡化成這5種,使學生能夠從基本形式到複雜形式逐步加深對於英語的理解程度。陳述句又是其他3種句式的原型,它們都可以由陳述句轉化。這樣學生就能夠一步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英語知識進行係統學習。
2 利用思維導圖貫穿知識散點,使英語知識網絡化
在英語課上,教師通常都是通過教授學生單詞、短語、句型和課文,使學生掌握應會的英語知識。教師將每一節課都細分成若幹要記憶的知識點,而學生通過背誦這些知識點達到學會英語的目的。因此,英語課堂這種散點式教學,很容易讓學生拿東忘西,難以形成全麵、係統的知識表象。教師可以采用某種方法將這些知識點串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絡體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整體印象,就會極大地觸發學生的聯想記憶,降低知識遺忘率,減少學習盲動性。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工具,將本課中的必會知識點進行良好串接,形成記憶的圖示。學生能通過閱讀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以點生麵,達到全麵掌握知識的目的。英語時態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材編寫在不同的單元和節次中,教師也多是用到時才講到。這樣致使學生難以同以前學過的類似知識相聯係區分,造成概念經常發生混淆。很多學生由於英語知識領悟能力差,概念掌握不紮實,實踐次數少,很難對英語知識達到真正融會貫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