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積極互通外網,促進信息交流共享
學校網站和網誌(統稱外網)是學校教育教學交流的重要平台。它一方麵大大方便了學校教師間的信息積累和信息傳遞及資源共享,另一方麵也為學校對外宣傳提供了快捷通道,學校合理使用可以起到低耗高效的宣傳效果。
如今,學校在互通外網和發揮其重要作用上下了大功夫。首先,學校將校園網站和網誌進行了優化,確保了外部網絡瀏覽者能及時看到學校第一時間的新聞等各類信息。其次,分工合作,及時更新外網信息。學校對外網上的每一個欄目和板塊進行責任到人,由條線和個人各自想方設法去撰寫信息、收集信息和發布信息。再次,學校還對各條線、各教師信息發布情況進行考核,起到獎優罰劣和獎勤懲懶的管理效果,行政上有專人分管監督各條線信息發布,教科室由專人對教師信息上傳進行實時監督,每個學期末網管人員將上傳信息進行技術分類統計公布。這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使信息技術成了學校常流動的“血液”,為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5 構建圖書網絡,發揮館藏資源優勢
為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學生構建了圖書館管理網絡,以充分發揮圖書館資源優勢。隨著信息技術進入校園,學校圖書館的管理手段已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計算機管理係統的全麵使用,改變了傳統的手工操作,簡化規範了圖書借還手續,加快了流通速度,節省了讀者借書所用的時間。計算機圖書管理係統的使用,使許多圖書館業務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如編目、檢索、流通、查詢。現在圖書館完成師生人手一卡通——電腦借書證,瀏覽借閱圖書非常便捷。同時,學校信息技術辦公室專門將教育教學核心期刊納入校園網,相當於建立了學校的又一“電子圖書館”,教師隻要輕輕一點擊,就能掌握最新教改動態,了解最新教學理念,走在教育最前沿。可見,圖書管理網絡,最大極限地發揮了學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優勢。
6 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教學中,教師力爭使信息技術能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同時也幫助學生掌握好信息技術的各種操作技能。近年來,學生在進行專門課程學習的同時,結合各科教學和各種活動訓練,能熟練掌握上網搜索、電腦繪畫、打字等各種現代教育技術使用技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學校3~6年級已有98%以上的學生學會了製作電腦小報,學會了E-mail的使用方法,100%的學生學會了網上交流信息,大部分學生還學會了網頁製作。在學校開展的曆屆文化藝術節和校外語節中,學生的電腦小報水平一年比一年高,自主學習興趣和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因此,在信息技術氛圍的熏陶及各種遊藝活動中,促進了學生各個方麵能力的均衡發展。
目前,現代化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了學校的方方麵麵,如教育管理、教育教學、教育培訓、財務管理、檔案管理、圖書管理等。它在教育教學、教師、學生乃至學校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