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計算機原理的初步了解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將計算機的產生及其曆史進程做一介紹,從大型主機階段到小型計算機階段,從微型計算機階段到客戶機、服務器,從Internet階段到雲計算時代,一係列介紹下來,學生不僅對計算機的產生及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增強了對計算機原理的學習興趣。這樣也抵製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本身所具有的枯燥性的煩悶,使課堂顯得十分輕鬆,加深了師生的友好關係。
5 以小組合作為形式創設情境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的一種比較新鮮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的調動、興趣的激發、合作探究性意識的培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較抽象枯燥,這就需要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考慮到這一點,思考如何讓學生樂學、愛學。高中生也需要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教師趣味性的指引,這就需要教師以遊戲合作為形式展開情境創設教學工作,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趣味濃厚的氛圍下不知不覺提升技能。
遊戲進行中一般都是小組活動或競技。比如,在視頻的製作中,教師首先展示一段2002年製作的成龍與鄧麗君穿越時光的MTV《我隻在乎你》,他們原本已天人兩隔,但作為鄧麗君好友的成龍為了緬懷故友,彌補生前不能合唱的遺憾,讓黃名偉以特別的視頻編輯技術重現了這一難得的一幕。教師利用此段來激發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讓每個小組利用視頻編輯技術也來一次時空穿越,展現學校或家鄉的時代變化、曆史風貌。這時候,學生會在教師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小組合作,主動操作,積極參與,來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6 結語
總之,“教無定法”,在教學的道路上,教學方法的選取沒有對錯之分,隻有看是否適合所教的對象。學生是生命的個體,對學生所進行的教育,一定要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就會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當然,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當教師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感到不滿或者傷心的時候,應該冷靜地思考:選取這種教學方法,是否適合我們的學生?
“教學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是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有效方法。的確,教學活動不是死板枯燥的,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成長規律實施多樣性的情境創設,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創新意識,從而大幅度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鍾柏昌.例談信息技術教學情境的創設[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5).
[2]章璋明.把握信息技術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要點[J].信息技術教育,2007(4).
[3]施燕華.信息技術課堂情境設計初探[J].中小學電教,2006(4):38-39.
[4]孫國琴.信息時代的教學研究[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11).
[5]牛詠梅,靳江濤.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方法漫談[J].信息技術教學園地,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