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環境下的情境角色式任務教學(1 / 2)

新課改環境下的情境角色式任務教學

課程整合

作者:郭斌

“情境、角色式”任務教學方法,以學定教,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要求學生在不同的情境與角色當中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進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1 注重學生獨立和協作完成任務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學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交流合作、創新實踐、調查、決策以及問題解決。現在的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有所調整以適應學生勢在必行。“情境、角色式”任務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得信息技術教學從單純的講授與練習提升到應用與擴展層麵,學生不再是完成學習任務,而是根據任務來學習,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探求知識。

由於學生的能力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進而為學生賦予不同的角色,布置一些不同層次的具體任務,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與探索欲,加以教師的適當輔導,使學生深處角色當中完成有目的、有意義的教學任務。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獨立完成一些具體的、不同層次的任務要求,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了學生對於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授課的層次和水平,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學當中首先為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完成作品作為參考,通過鑒賞這些作品,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如在Word教學當中,為學生賦予教務處幹事角色,要求學生運用Word製作年級課程表;假設學生是即將走向社會的求職者,要求他們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用Word寫一篇《自薦書》,要求圖為並茂,並且設計封麵。在Excel教學當中,假設學生是學習委員,要求對於一次考試的成績用Excel進行排名、設置、修改,最後形成一個包含總分的Excel表格,並打印出來;假設學生是某個公司的會計,要求他們用Excel製定一個關於本公司職員的工資、獎金、補貼、保險等的財務報表。在PowerPoint教學當中,布置給學生一個命題作業,由教師提供素材,讓學生用PowerPoint設計一個關於中秋節的幻燈片作品,具體形式與表現內容自定;假設學生是平麵設計師,要求他們用PowerPoint製作一幅宣傳學習雷鋒的海報;假設學生是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於教材與課程的理解,自己搜集資料和素材,用PowerPoint製作一個專門用來教學的任意學科的教學課件,並且從中挑選出優秀的學生作品,讓學生用自己製作的課件給全班同學講上一節課等。

在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把學生在創設情境當中所理解的知識、了解的步驟、掌握的方法和邏輯關係平移類比到現實的信息技術教學情境當中,提升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力,使學生更加易於對教學內容理解和掌握。

VB程序設計對於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都比較陌生或很少接觸,在高中階段深入細致地理解和掌握一門編程語言也不太現實。這就要求高中階段VB程序設計部分的教學要在一定的情境下“淺入淺出”,重在培養學生的編程思想。

首先,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間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理解程序和編程的概念,然後分算法和基本結構兩個部分重點介紹編程思想。算法即方法,可以借助數學教學情境當中的函數來幫助學生理解什麼是算法。如函數f(x)=x2+2x+1,有一個自變量x的值就可以得到一個f(x)的值,“x2+2x+1”一元二次公式就可以理解為對於x的處理方法,即算法。再如交通燈問題,假設學生正駕駛汽車行駛在公路上,當他行駛到交通燈十字路口的時候,要按照交通燈的提示來駕駛汽車,比如南北方向是紅燈,那東西方向是綠燈,直行綠燈左轉紅燈等(也可以播放視頻)。交通燈不同顏色的亮法在指揮著交通,亮法也就是方法即算法。也可以要求學生舉例說說他們所理解的算法都有哪些,最終引出算法的定義以便學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