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課件的功能分析及操作須知(1 / 2)

網絡課件的功能分析及操作須知

課程整合

作者:錢榮根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的應用漸漸成了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為流行的莫過於用PowerPoint、Authorware或Flash等軟件製作的各類課件。這些課件的確發揮了“多種媒體”的特征,但其線性的組織流程、事先的打包封裝,使其多種媒體的選擇性、課堂運用的靈活性無法很好地體現出來。也有一些教師將學生要學習的內容製成靜態的網頁,讓學習者僅僅接受一些預設好的結論,這樣無疑減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基於上述現象,筆者經過仔細比對和分析,綜合各種課件的優勢,摸索出一種網絡版課件,使用時能有效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取得不俗的效果。此類課件是用Dreamweaver或FrontPage等網頁製作軟件完成的,必須在網絡條件下使用。下麵選用一個題為“Welcome to the United Nations”的網絡版課件對其主要功能加以說明。

先說明該課件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教師的指令對網絡課件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檢測,教師充當答疑解惑的角色。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既可以通過口頭也可以通過網絡達成。教學重點:先從語篇的輸入入手,讓學生理解語篇內容,再轉換到輸出環節,即簡單寫作“What important role do you expect the UN to play”(你希望聯合國起什麼重要作用)。教學難點:信息量大,尤其是鏈接的內容龐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信息輸入存在較大困難;輸出環節不易操作,學生要完全表達出心中所想不太容易,主要是受到自身詞彙量的製約。下麵說明該課件的功能。

功能一:對學習材料的注釋注解

課件對學習材料中學生可能會遇到理解困難的一些專有名詞或曆史事件作了鏈接說明,有詳細的文字,有生動的圖片,還有動畫或視頻,使學生對這些名詞有深刻的認識。比如在講到“World War II”(二戰)時,筆者設置了幾張戰爭場景圖片和一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了一下戰爭的殘酷。此外,筆者還對教學目標中的重點詞彙設置了詞義理解和用法引導,為教學過程中的其他環節作了鋪墊。舉一個例子,文中出現了“facilitate”這樣一個生詞,筆者設置了英語和中文兩種釋義(“To facilitate an action or process, especially one that you would like to happen, means to make it easier or more likely to happen”;促進,使便利),並舉例加以說明(“The new airport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新機場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便於學生掃清文意理解中的障礙。

功能二:對學習材料的補充鏈接

本學習材料是關於聯合國的有關信息,由於篇幅的限製,學生對目標材料可能有很深刻的認識,但對於本材料的拓展和延伸不夠。為了能使學生對聯合國的曆史背景和現實功能有全麵的了解,課件設置了一些信息鏈接,為學生開展討論或在BBS留言設置了伏筆。

功能三:對學習材料的自我檢測和即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