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課件的功能分析及操作須知(2 / 2)

課件設置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題和重點詞彙的用法檢測題,學生可以利用課件進行自測,測完以後分數自現。如果沒得到滿分,可以再測,或者直接查看答案以及時掌握。學生在複習過程中,也可以再做一遍這些題目以檢查掌握情況。這一技術的運用比常用的PPT課件占有明顯的優勢。

功能四:對學習材料的互動交流

使用網絡課件,師生除了進行傳統的教室雙邊交流外,還可以實現網絡的互動。BBS留言板功能可以幫助實現願望,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討論環節中去。筆者在本課件的留言板中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What important role do you expect the UN to play?”(你希望聯合國起什麼重要作用?)在實際操作中,所有學生都表達了自己對聯合國所起作用的期望,有些是文章提到的,另有一些是學生自創的,筆者對一些獨到的見解作了點評,學生和學生之間也進行了互評,一切就像QQ群聊天一樣,操作極其方便,教學效果又很明顯。

筆者認為,這樣的網絡課件,除了能清晰呈現課堂內容、有效地輔助書本教學外,還能作為學生課後鞏固的工具。但是,它也有弊端。首先,它基於網絡,教學活動必須在網絡教室內實現;其次,“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得以體現的同時,“教師為主導”的功能在操作層麵上有不小的困難。

下麵筆者談談製作和使用這類課件時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1)留言板的設置。網絡課件運用探究學習方式,它的優勢是雙向交流模式。留言板的設置,讓師生就一個共同的話題進行討論。這種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消除了性格內向學生的怕羞心理和學習困難生的自卑感。但由於留言板內容所有人都可見到,就不免出現學生閑聊胡扯的可能。因此,教師要通過一些軟件在網絡教室進行實時監控,發現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學生,除了教育,還應該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外部網絡和內部網絡。網絡給課堂帶來互動,帶來豐富的資源的同時也帶來負麵的影響。學生的年齡、知識及素質使他們很難抵禦網絡的負麵誘惑,如聊天或遊戲,這些都有可能使教學過程失控。因此,筆者在上網絡課時,盡量使用內部網絡,不把它上傳到INTERNET上,而且利用一些軟件如DREAMCLASS禁止學生上網和使用聊天工具。在課堂任務完成以後,筆者再把課件掛到外部網上,以便讓學生及時鞏固。

3)教師在課堂中充當的角色。如果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師作用的發揮,忽視了師生互動和交流,變人灌為機灌,那麼這種“隻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教學將失敗無疑,學生的學習將會成為不著邊際的漫談。筆者認為,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化教學中,教師必須科學係統地安排好教學形式和步驟,如對進行分組的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在BBS交流過程中,做好點評和引導等。此外,教師還要根據課堂的進展情況適當調整教學節奏。

總之,英語教學中引入網絡技術並且讓它與教學整合是一項嶄新的任務,需要不斷地實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樊澤恒,論網絡教育環境下的教學觀[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