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突出針對性原則
多媒體手段固然有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但也僅僅是實施教學的手段之一,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唯一手段。更不是說隻有采用多媒體手段,才能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才是現代化課堂。運用多媒體手段要突出針對性原則,多媒體手段要用在刀刃上,要針對教學的需要而確定。那麼,在教學中,哪些地方使用多媒體課件比較合適呢?多媒體的使用要能為教學提供必須的教學資源,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具體而言,就是用在新知的困惑處、觀察的模糊處、操作的關鍵處、知識的延伸處、新舊知識的對比處、思維的障礙處、練習的需要處等。
比如,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課本有一道這樣的例題:小華統計一個路口在10分鍾內各種機動車輛通過的數量,並製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在教學中不可能將學生帶到街上去進行統計,此時可以采取多媒體技術手段,播放一個路口10分鍾內各種機動車輛的通過情境。學生通過觀察各種車輛通過的情況,采用畫“正”字的方法統計各種車輛通過的數量。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的觀察、統計提供了生動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近似真實的情境中,很快學會了原始數據的收集方法,有力地促進了知識的內化,極大提高了學習的熱情和效率。
另外,在課堂聯係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具有便捷、大容量的特點,快速為學生提供大量不同類型的訓練題目,節省教師抄題的時間,騰出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點撥,提高課堂訓練的實效性。
4 強化實效性原則
多媒體手段比一般傳統教學手段有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和熱捧。在現代化課堂上,似乎沒有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就不能體現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的教育思想,部分教師將多媒體手段當成了萬能的金鑰匙,不論教學內容是否真的需要多媒體技術的幫助,總是將其貫穿課堂始終。整節課看上去都很熱鬧,無論是課堂導入、學習新知、課堂訓練等環節是否真的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都要想方設法用上,甚至會插入一些短的動畫片,課堂就像變戲法、玩雜耍,更像時下某些電視台的娛樂節目。可是熱鬧的背後不但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而影響學生的思維的深入發展,嚴重衝淡課堂教學的重點。
比如,在“量與計量”學習中,多媒體的使用,看似熱鬧,其實成了教師一個人操作多媒體,大家一起看熱鬧。學生難以對計量單位、物體的重量產生至深的感覺。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明顯不及尺子度量長度方麵更直觀、更簡潔,不如直接用手掂體會物體質量、觀察實物鍾表認識時間等效果好。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科學選擇教學手段,一定限度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思維的發展。教師使用多媒體手段一定要以實效性為最基本原則。
總之,多媒體隻是一種技術手段,無論其多麼先進、有趣,它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隻有一個:優化教學效果。課堂的主導仍然是教師,主體仍然是學生,多媒體技術起輔助教師教學、促進學生思維和認知的發展的作用。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思維發展及教學內容等多方麵因素,科學地、有針對性地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