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過程的重要性(1 / 2)

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觀念,像一股強勁的春風吹向傳統教育觀念的冰河,它要求人們首先是思想的解凍,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關注焦點的變化,那就是把人們的視線由過去的關注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其學習過程,看起來是視線的移動,但卻是一個實質性的轉變和觀念上的飛躍。

長期以來,教師和家長一直把關注學生學習的焦點放在學生的分數上,分數作為不生學習結果的一種體現,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蒙上了神秘的麵紗,成了學生學生的十字架,由此帶來了種種負麵影響。

學生學習動機下降。學生在入學之初都是帶著對知識的崇敬,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求跨進校門的,他們具有強烈的探究知識奧秘的願望。

但是,在現實的教育中,由於我們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分數,常要求學生取得100分,當98分時還追問那2分怎麼丟了。對學生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分數時,學生體驗到的就是一種失敗感,漸漸就形成一種期待性焦慮,對學習產生厭倦和無奈感,學習起來覺得索然無味。

學習主動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兩種成就動機,一種是力求成功的動機,一種力求成功的動機,一種是避免失敗的成功動機。

過分關注學習結果,就容易強化學生避免失敗的動機。當學生辟免失敗的動機強時,他們學習起來就變得消級被動,不敢輕易做嚐試,上課回答問題,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輕易舉手,害怕答錯,不敢創新和冒險、思維慢慢受到壓抑,習慣於接受現成的灌輸,而沒有了主動探索精神。

容易導致不正確的歸因。關注學習結果的學生容易把自己的成績與其他人做比較,當自己成績好於他人時,容易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聰明或運氣不錯,表現為易趾高氣揚或暗自竊喜;當成績低於他人時又容易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行或運氣不佳,表現為自卑自怨或怨天尤人。特別是那些在一定時期內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如果總是把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就容易形成一種獲得性失助感,嚴重影響到自信心。關注學習結果帶來的負麵效應除了對當前學習的不良影響外,還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有的學生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不擇手段地選擇作弊、抄襲他人試卷、偷偷塗改成績等錯誤行為。因此,必須把我們的著眼點轉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二是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努力。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地克服困難,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不斷認識了解事物的過程。因此,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付出努力是絕對重要的。

關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有助於激發學生內在的、持久的動機。

當人把精力放在關注自身的努力時,他就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不關注自身的努力時,他就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不關注一時的成敗,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標前進一步,因此,即使麵對困難受,他也不畏懼,也要設法克服,為了實現目標,他敢於嚐試錯誤,敢於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態度是積極的,學習起來是主動的,這時的學習動機是持久的、內在的。

關注學習過程中努力,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歸因風格。

當學生關注自己的努力時,他成功了,歸因於自己付出了努力,失敗了,歸因於自己努力不夠。歸因於努力與否是一種可控的、內部的歸因方式,這種歸因方式對於培養學生的內在的動機、形成認識失敗、應對失敗,不受環境影響的正確態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