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滯貨。”主人看了文若虛一看,滿麵掙得通紅,帶了怒色,埋怨眾人道:

“我與諸公相處多年,如何恁地作弄我?教我得罪於新客,把一個末座屈了他,是何道理?”一把扯住文若虛,對眾客道:

“且慢發貨,容我上岸謝過罪著。”眾人不知其故。有幾個與文若虛相知些的,又有幾個喜事的,覺得有些古怪,共十餘人,趕了上來.重到店中,看是如何。隻見主人拉丁文若虛,把交椅整一整,不管眾人好歹,納他頭一位坐下了,道:

“適間得罪得罪,且請坐一坐。”文若虛也心中鑊鐸,忖道:

“不信此物是寶貝,這等造化不成?”主人走了進去,須臾出來,又拱眾人到先前吃酒去處,又早擺下幾桌酒,為首一桌,比先更齊整。把盞向文若虛一揖,就對眾人道:

“此公正該坐頭一席。你每枉自一船的貨,也還趕他不來。先前失敬失敬。”眾人看見,又好笑,又好怪,半信不信的一帶兒坐了。酒過三杯,主人就開口道:

“敢問客長,適間此寶可肯賣否?”文若虛是個乖人,趁口答應道:

“隻要有好價錢,為甚不賣?”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起身道:

“果然肯賣,但憑分付價錢,不敢吝惜。”文若虛其實不知值多少,討少了怕不在行,討多了,怕吃笑。

忖了一忖,麵紅熱,顛倒討不出價錢來。張大便與文若虛丟個眼色,將手放在椅子背上,豎著三個指頭,再把第二個指空中一撇,道:

“索性討他這些。”文若虛搖頭,豎一指道:

“這些我還討不出口在這裏。”卻被主人看見道:

“果是多少價錢?”張大搗一個鬼道:

“依文先生手勢,敢像要一萬哩!”主人嗬嗬大笑道:

“這是不要賣,哄我而已。此等寶物,豈止此價從錢!”眾人見說,大家目睜口呆,都立起了身來,扯文若虛去商議道:

“造化!造化!想是值得多哩。我們實實不知如何定價,文先生不如開個大口,憑他還罷。”文若虛終是礙口識羞,待說又止。眾人道:

“不要不老氣!”主人又催道:

“實說說何妨?”文若虛隻得討了五萬兩。主人還搖頭道:

“罪過,罪過。沒有此話。”扯著張大,私問他道:

“老客長們海外往來,不是一番了。人都叫你張識貨,豈有不知此物就裏的?必是無心賣他,奚落小肆罷了。”張大道:

“實不瞞你說,這個是我的好朋友,同了海外玩耍的,故此不曾置貨。適間此物,乃是避風海島,偶然得來,不是出價置辦的,故此不識得價錢。若果有這五萬與他,勾他富貴一生,他也心滿意足了。”主人道:

“如此說,要你做個大大保人,當有重謝,萬萬不可翻悔!”遂叫店小二拿出文房四寶來,主人家將一張供單綿料紙折了一折,拿筆遞與張大道:

“有煩老客人做主,寫個合同文書,好成交易。”張大指著同來一人,道:

“此位客人褚中穎,寫得好。”把紙筆讓與他。褚客磨得墨濃,展好紙,提起筆來寫道:

“立合同議單張乘運等,今有蘇州客人文實,海外帶來大龜亮一個,投至波斯瑪寶哈店。願出銀五萬兩買成。議定立契之後,一家交貨,一家交銀,各無翻悔。有翻悔者,罰契上加一。合同為照。”一樣兩紙,後邊寫了年月日,下寫張乘運為頭,一連把在坐客人十來個寫去,褚中穎因自己執筆,寫了落末。年月前邊,空行中間,將兩紙湊著,寫了騎縫一行,兩邊各半,乃是“合同議約”四字,下寫“客人文實主人瑪寶哈”,各押了花押。單上有名的,從後頭寫起,寫到張乘運道:

“我們押字錢重些,這買賣才弄得成。”主人笑道:

“不敢輕,不敢輕。”寫畢,主人進內,先將銀一箱抬出來,道:

“我先交明白了用錢,還有說話。”眾人攢將攏來。主人開箱,卻是五十兩一包,共總二十包,整整一千兩。雙手交與張乘運道:

“憑老客長收明,分與眾客罷。”眾人初然吃酒,寫合同大家攛哄鳥亂,心下還有些不信的意思。如今見他拿出精晃晃白銀來做用錢,方知是實。文若虛恰象夢裏醉裏,話都說不出來,呆呆地看。張大扯他一把道:

“這用錢如何分散,也要文兄主張。”文若虛方說一句道:

“且完了正事慢處。”隻見主人笑嘻嘻的對文若虛說道:

“有一事要與客長商議,價銀現在裏麵閣兒上,都是向來兌過的,一毫不少,隻消請客長一兩位進去,將一包過一過目,兌一兌為準,其餘多不消兌得。卻又一說,此銀數不少,搬動也不是一時功夫,況且文客官是個單身,如何好將下船去,又要泛海回還,有許多不便處。”文若虛想了一想道:

“見教得極是。而今卻待怎樣?”主人道:

“依著愚見,文客官目下回去未得。小弟此間有一個緞匹鋪,有本三千兩在內。其前後大小廳屋樓房,共百餘間,也是個大所在,價值二千兩,離此半裏之地。愚見就把本店貨物及房屋文契,作了五千兩,盡行交與文客官,就留文客官在此住下了,做此生意。其銀也做幾遭搬了過去,不知不覺。日後文客官要回去,這裏可以托心腹夥計看守,便可輕身往來。不然小店交出不難,文客官收貯卻難也。愚意如此。”說了一遍,說得文若虛與張大跌足道:

“果然是客綱客紀,句句有理。”文若虛道:

“我家裏原無家小,況且家業已盡了,就帶了許多銀子回去,沒處安頓。依了此說,我就在這裏立起個家緣來,有何不可?此番造化,一緣一會,都是上天作成的,隻索隨緣做去。便是貨物房產價錢,未必有五千,總是落得的。”便對主人說:

“適間所言,誠是萬全之算,小弟無不從命。”主人便領文若虛進去閣上看,又叫張、褚二人:

“一同來看看。其餘列位不必了,請略坐一坐。”他四人進去。眾人不進去的,個個伸頭縮頸,你三我四說道:

“有此異事!有此造化!早知這樣,懊悔島邊泊船時節也不去走走,或者還有寶貝,也不見得。”有的道:

“這是天大的福氣,撞將來的,如何強得?”正欣羨間,文若虛已同張、褚二客出來了。眾人都問:

“進去如何了?”張大道:

“裏邊高閣,是個土庫,放銀兩的所在,都是桶子存著。適間進去看了,十個大桶,每桶四千,又五個小匣,每個一千,共是四萬五千。已將文兄的封皮記號封好了,隻等交了貨,就是文兄的了。”主人出來道:

“房屋文書、緞匹帳目俱已在此,湊足五萬之數了。且到船上取貨去。”一擁都到海船來。

文若虛於路對眾人說:

“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產自有厚報。”眾人也隻怕船上人知道,要分了用錢去,各各心照。

文若虛到了船上,先向龜殼中把自己包裹被囊取出了。手摸一摸殼,口裏暗道:

“僥幸!僥幸!”主人便叫店內後生二人來抬此殼,發付道:

“好生抬進去,不要放在外邊。”船上人見抬了此殼去。便道:

“這個滯貸也脫手了,不知賣了多少?”文若虛隻不做聲,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這起初同上來的幾個,又趕到岸上,將龜殼從頭至尾細細看了一遍,又向殼內張了一張,扌牢 了一扌牢,麵麵相覷道:

“好處在那裏?”主人仍拉了這十來個一同上去。到店裏,說道:

“而今且同文客官看了房屋鋪麵來。”眾人與主人一同走到一處,正是鬧市中間,一所好大房子。前正中是個鋪子,旁有一弄,走進轉個灣,是兩扇大石板門。門內大天井,上麵一所大廳,廳上有一匾,題曰:

“來琛堂。”堂旁有兩楹側屋,屋內三麵有櫥,櫥內都是綾羅各色緞匹。以後內房,樓房甚多。文若虛暗道:

“得此為住居,王侯家裏做甚?”就對主人道:

“好卻好,隻是小弟是個孤身,畢竟還要尋幾房使喚的人才住得。”主人道:

“這個不難,都在小店身上。”文若虛滿心歡喜,同眾人走歸本店來。主人討茶來吃了,說道:

“文客官今晚不消船裏去,就在鋪中住下了。使喚的人鋪中現有,逐漸再討便是。”眾客人多道:

“交易事已成,不必說了,隻是我們畢竟有些疑心,此殼有何好處,值價如此?還要主人見教一個明白。”文若虛道:

“正是,正是。”主人笑道:

“諸公枉了海上走了多遭,這些也不識得!列位豈不聞說龍有子乎?內有一種是鼉龍,其皮可以幔鼓,聲聞百裏,所以謂之鼉鼓。鼉龍萬歲,到底脫下此殼成龍。此殼有二十四肋,按天上二十四氣,每肋中間節內有大珠一顆。若是肋未完全時節,成不得龍,蛻不得殼。也有生捉得他來,隻好將皮幔鼓,其肋中也未有東西。直待二十四肋,肋肋完全,節節珠滿,然後脫了此殼,變龍而去。故此是天然脫下,氣候俱到,肋節俱完的,與生擒活捉、壽數未滿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這個東西,我們肚中雖曉得,知他見時蛻下?又在何處地方守得他著?殼不值錢,其珠皆有夜光,乃無價寶也!今天幸遇巧,得之無心耳。”眾人聽罷,似信不信。

隻見主人定將進去了一會,笑嘻嘻的走出來,袖中取出一西洋布的包來,說道:

“請諸公看看。”解開來,隻見一團綿裹著寸許大一顆夜明珠,光彩奪目。討個黑漆的盤,放在暗處,其珠滾一個不定,閃閃爍爍,約有尺餘亮處。眾人看了,驚得目睜口呆,伸了舌頭收不進來。主人回身轉來,對眾客逐個致謝道:

“多蒙列位作成了。隻這一顆,拿到咱國中,就值方才的價錢了,其餘多是尊惠。”眾人個個心驚,卻是說過的話又不好翻悔得。主人見眾人有些變色,取一珠子,急急走到裏邊,又叫抬出一個緞箱來。除了文若虛,每人送與緞子二端,說道:

“煩勞了列位,做兩件道袍穿穿,也見小肆中薄意。”袖中又摸出細珠十數串,每一串道:

“輕鮮,輕鮮,備歸途一茶罷了。”文若虛處另是粗些的珠子四串,緞子八匹,道是:

“權且做幾件衣服。”文若虛同眾人歡喜作謝了。

主人就同眾人送了文若虛到緞鋪中,叫鋪裏夥計後生們都來相見,說道:

“今番是此位主人了。”主人自別了去,道:

“再到小店中去去來。”隻見須臾間,數十個腳夫扛了好些扛來,把先前文若虛封記的十桶五匣都發來了。文若虛搬在一個深密謹慎的臥房裏頭去處,出來對眾人道:

“多承列位摯帶,有此一套意外富貴,感謝不盡。”走進去把自家包裹內所賣洞庭紅的銀錢倒將出來,每人送他十個,止有張大與先前出銀助他的兩三個,分外又是十個,道:

“聊表謝意。”此時文若虛把這些銀錢看得不在眼裏了。眾人卻是快活,稱謝不盡。文若虛又拿出幾十個來,對張大說:

“有煩老兄將此分與船上同行的人,每位一個,聊當一茶。小弟住在此間,有了頭緒,慢慢到本鄉來。此時不得同行,就此為別了。”張大道:

“還有一千兩用錢,未曾分得,卻是如何?須得文兄分開,方沒得說。”文若虛道:

“這倒忘了。”就與眾人商議,將一百兩散與船上眾人,餘九百兩照現在人數另外添出兩股,派了股數,各得一股。張大為頭的,褚中穎執筆的,多分一股。

眾人千歡萬喜,沒有說話。內中一人道:

“隻是便宜了這回回,文先生還該起個風,要他些不敷才是。”文若虛道:

“不要不知足,看我一個倒運漢,做著便折本的。造化到來,平空地有此一主財爻,可見人生分定,不必強求。我們若非這主人識貨,也隻當得廢物罷了。還虧他指點曉得,如何還好昧心爭論?”眾人都道:

“文先生說得是。存心忠厚,所以該有此寶貴。”大家千恩萬謝,各各齎了所得東西,自到船上發貨。

從此,文若虛做了閩中一個富商,就在那裏取了妻小,立起家業。數年之間,才到蘇州走一遭,會會舊相識,依舊去了。

至今,子孫繁衍,家道殷富不絕。正是:

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頑鐵生輝。

莫與癡人說夢,思量海外尋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