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觀景台
兩江美文
作者:莫懷戚
我稱此行為兩江新區一日遊。這最後一個景點叫高新技術產業園,又叫雲計算中心。“導遊”龍部長大手一揮,輕描淡寫地說出“雲計算中心”的時候,真還嚇了我一跳。據我所知雲計算這個概念在中國普及也不過近三五年的事,內陸的重慶就已經建成了中心。
一大片乳白色的歐式建築,像廠房,像實驗室,也像公館。因為知道這個地方屬於水土鎮,是我比較熟悉的山野,所以眼前的一切簡直如從天而降,讓人有不是在國內的感覺。
我想起了拿破侖的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醒來,全世界都會聽到他的腳步。”我們是醒來了。
但是我們沒有進中心,我們登上了旁邊的一處小高地,主人稱為觀景台的。
還真的是個觀景台。一上去立刻感到了用心的巧妙。顯然這塊高地是刻意保留的。極目四野,一馬平川。我是重慶土著,當然熟知家鄉地貌。這平川是推高填低所得,而這塊小高地頃刻之間便有了登高望遠的功效。
所以第一這是設計者的聰明。我在成都念完大學,回來提了一個問題:在成都看得遠還是在重慶看得遠?回答都是當然是成都,人家平啊!我說錯!在成都,一棟平房就可以擋完你的全部視線,而在重慶你隻要在山上就可以看得很遠。
第二這也要決策者的大氣。因為這個僅僅供人上去看看的地方不會產生效益。
因此有了第三:這是一個人性化的考慮。有沒有這麼個與生產無關的觀景台,員工的生活質量大不一樣。我們可以想象有的員工跑小公路登山,強身健體。有的則緩步拾級,沿途瀏覽。然後殊途同歸,在觀景台上停留下來,俯瞰四野,各取所需。
我東望,是龍洞山脈,西望,是中梁山脈。我知道重慶的地貌是“四根油條夾三張大餅”。四根油條是四座一溜綿長的山係,它們全是南北走向,從東往西依次是銅鑼山、龍洞山、中梁山和縉雲山。三張大餅就是山係之間的低緩區域。若幹年來我從來沒有同時看到兩座山係,但此刻我看到了。我心裏湧起一種神奇。我居然看全了我家鄉重慶的地貌!
北邊就是水土鎮。早些年我喜歡獨自外出采風,水土鎮我去過好幾次。“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過三溪口。兩巴掌打了二岩有,二岩找錢帶不走。”土沱又叫水土沱,嘉陵江中一段水域,岸上就是水土鎮。我就是衝這民謠到水土鎮上去喝酒的。三溪口離水土鎮不遠。後兩句的意思是年輕人挨了責打負氣離家,可以到二岩去挖煤,但是掙到的錢都要花在三溪口(舊時此地多妓女),故曰帶不走。
我想起就在此處嘉陵江上看打漁。漁人一網下去,打來一條鯉魚。漁人說這是條母的,那麼公的還在原處。又一網下去,果然又是一條——公的。
漁人說,魚性如此。鯉魚總是成雙出遊的,如果母的不見了,公的一定在原處找尋,不會離去的。我問如果是公的不見了呢?漁人答母的趕緊逃走。我說母的好不仗義。漁人淡淡說道人家要保護遺傳。
其實我哪裏不知道這個道理呢?保護雌性就是保護物種嘛。所以我很是讚成那條口號:關愛女孩就是關愛民族的未來。這是在水土鎮旁邊的山壁上看到的。
這個觀景台的建造也相當雅致。它是全木的。木台階,曲線上行,消減了人的攀登之感。台上的木條地板樸素溫馨。麵積至少兩個籃球場大,孩子們盡可以在上麵跑跳。
觀景台的端頭立有一麵櫥窗,圖文並列,介紹這個工業園區的種種。這顯然是為外來者準備的。站在櫥窗前,你會覺得主人雖然不在,但你得到了他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