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博裏的兩江新區(1 / 1)

微博裏的兩江新區

兩江美文

作者:許大立

這些年裏,曾經無數次獨自或者陪伴市內外友人驅車江北、渝北、北碚那些變幻無窮、日新月異的城市新區,曾經目睹那些貧瘠的山巒、散亂的田野變成工地與工廠,變成南來北往的通衢大道,變成人們幸福居住的家園。我常來常往的地方其實就是如今的兩江新區。重慶向北,重慶向東,重慶在如此短暫的時光裏向中國向世界展開了飛翔的翅膀,我心隨之飛翔,我心為之歌唱。這一次采風兩江新區,我丟棄了使用了幾十年的筆,用時下流行的手機——當今中青年幾乎人手一兩部的IT神器,在騰訊微博上開始了我的采訪與發布。

駕車去兩江新區的心髒“星光一號”頗費了些周折,滄海桑田,鳥槍換炮,昔日的貧弱之地早已成星光之城。繞了好多彎路,問了許多車友,才弄明白新區領導機構所在,然而看見那匹奮蹄於飛的紅馬,走進那座時尚氣派的大門,以及那個濃縮了兩江新區所有精粹與美好未來的展覽館,還有平靜湖麵後邊那些剪影般的樓宇,立刻就有了拍攝和發表的衝動,於是第一篇微博油然而生:“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一晃咱重慶兩江新區成立三周年了。市裏一幫作家應邀前往采風,我與莫懷戚、李元勝、蔣春光、張於、強雯、趙瑜等同往,除了新區管委會展覽館一覽無餘,在建兩江大道、龍灣森林公園也讓我等震撼矚目。”文下照例配圖九幅,可謂圖文唱和。頃刻之間,跟帖者眾,浙江博友王一幹說:看了又看,讚了又讚,高樓大夏,叫人驚歎!西南大學博友何平說:中央公園、悅來國際會展中心、蔡家組團、水土組團,都是這幾年發展起來的的,重慶新地標啊!

再去長安汽車生產基地,高闊的現代化廠房裏,一輛輛汽車正在流水線上徐徐移動,俊氣的小夥子們操縱著機器人電子手,將一個個部件裝配上去,宏大的車間裏流淌的是這個汽車王國的力量和精神。我在微博裏驚歎:如今長安汽車產量排名世界第13位了,好神奇的速度,了不起!《課堂內外》總編徐永恒立馬跟帖說:就產量和銷售額來說,重慶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第二城了吧?自然,也有網友希望長安汽車不僅要在數量上爭高下,更要力爭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

讓我甚為感慨的是生產地鐵輕軌列車的重慶長客軌道公司。一列列流線型的紅藍色軌道車排列在頎長的車間裏整裝待發,如巨龍躍躍騰飛,讓我立刻聯想到重慶近年軌道交通大踏步的發展,昔日出行難、跨區難、過江難已成舊事;再想起平日乘坐輕軌、地鐵的暢通舒適與怡然快意,心裏尤其感謝這些新區的建設者。的確,無堵即無煩惱,無堵即產生速度和效益,無堵即產生幸福感,也讓我們的生活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我剛把圖文發到微博上,重慶博友文穎立即歡呼道:為重慶造自豪!

龍興國際影視城民國街是此行的興奮點,不僅僅是那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街巷,也不僅僅是那些有著時代氣息的旗幡,而是街上時時走過的民國仕女、抗日軍人、長衫男子、布衣學生或升鬥小民。還有那些真正老川東的招牌和器物,即便是籮篼篾片布草鞋,沙胡豆炒豌豆脆香瓜子,也會讓你倏忽間穿越到七八十年前,讓你的心一顫眼一亮,鄉情鄉思即刻湧入血脈。在名曰陶然居的小飯館裏用餐,那酒菜飯食瓢盆碗盞可都是我們父輩時代的土器;那鼓鼓囊囊黃瓦罐罐裏的老酒,也醞釀回旋著一種曆史的韻味。我用兩組18幅照片和簡約的文字勾畫出它的滄桑和別致,一句“剛看過了現代超模,再來看看民國的美女;你別說龍興古鎮民國街上的美人兒,還真吸人眼球呢!”引得無數粉絲追逐唱和,轉發量即達數百,點擊量當時就有20萬之多。

對於這民國街微博的議論自然也是五花八門的,但是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在這諸舊已破、煥然一新的時代,有這樣一條影視城民國街來懷舊、來回顧是很有必要的,它的獨特性在於讓人們看見了實實在在的過去,看見了祖輩們的生活方式與生存環境,看見了民族文化的淵源與傳承。也隻有這樣,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現在的生活並展望未來。

其實我最喜歡開著車去溜達兩江新區的大道,金開、金渝、金山、金洲大道以及許許多多我不知名的道路都是我采風休閑的最佳去處;我最喜歡去打望那些新的路橋和居民新村,每一條新路開通,每一座新橋落成,必定留下了我車的轍印,附帶都有博文美圖產生。我的座駕一半公路裏程,都和兩江新區息息相關。可以這樣說,這些年來,我眼見著一塊塊土地高樓生長,一座座山巒綠樹成蔭,一條條道路勾連嘉陵揚子,一處處新廠房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兩江新區的生長力讓人震驚讓人讚歎。博友打趣說,新區就像一個提前發育的幼兒,年僅三歲就噴發出青春的芳華。

我相信隨著歲月的推移,隨著新區建設的推進,我的車,將會在它的土地上往複去來,我的鏡頭,我的筆觸將會更加關注它的成長;而微博,正是為新世界新事物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