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革命(1 / 3)

產業革命

產業革命並非科學中的一次革命,甚至也不是直接或主要以科學的運用為基礎的一次革命——我們這裏所說的革命是指像在19世紀下半葉發生的染料製造業中的革命這樣的名副其實的革命。但是,它是一場其時間跨度包含美國和法國的革命以及化學革命的革命,而且,它像化學革命一樣,在那時被認為是人類事務中的一場革命。因此,在任何曆史中都必須認識到,這場革命的中心論題包括對在政治領域之外發生的革命愈益增強的自覺和意識。

在此我不想探究產業革命的性質和重要性,關於這一主題已經產生了大量的學術文獻。這樣一個探究將使我們遠離話題,而考慮超出本書主要焦點的論題。在我們目前的條件下,產業革命主要對於它的曆史編纂學中的相似之物(和不相似之物)有意義,而且對於科學革命和科學中的革命的概念也是有趣的。

產業革命與科學革命或科學中其他革命共同的主要的曆史編纂學問題是確切地介定名稱的含義;然後是一個雙關問題:這樣一場革命何時發生,它實際上是否已經發生。當我們把《社會科學百科全書》(1932)和後來的《國際社會科學百科全書》(1968)中對待產業革命的態度作一番比較,那麼,關於這些問題的觀點的前後變化就一目了然了。前者用十三個對開頁的篇幅介紹“產業革命”,而後者隻是告訴讀者“參見‘經濟增長’,‘經濟和社會’,‘工業化’‘現代化”’這些條目。依照思考社會科學的新的時代,產業革命不再是一個主要範疇。事實上,在這四個條目當中,隻有一個條目(“工業化”)提到了產業革命。其中有兩段專門論述這一事件。第一段指出,這個短語“長久以來一直被用來指稱大約從1750年至1825年這個時期”。在這一時期,“機械學的原理,包括蒸汽動力,在英國被應用於製造業”,從而引起了“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中的一個顯著變化”。第二段強調,“在學者們中間,就產業革命在英國的發源這個問題”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並且指出最近學術界的看法(迪恩和科爾,1962)“對在英國經濟的產業結構長期演化的過程中產業革命的古典時期的特點提出了疑義”(p.253)。

甚至1932年那個比較舊的條目在一開始就注意到,這個名稱“作為一個稱號,被公認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甚至被人們稱為“一個不幸被選擇出的稱號”。它指出,“人們主要是反對用革命這個詞”。經濟史學家“運用了這個短語”,但是,他們這樣做反而“使得人們更含糊並作許多內心的保留”(p.4):

他們不喜歡在這個術語的任何一般可以接受的意義上所說的在經濟事務中發生革命的提法。伯尼說,“突然的巨大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緩慢的漸進的過程是不一致的”;塞說,“在經濟史的大舞台上,沒有發生過任何突然的場景的置換;而李普森經過對17和18世紀的研究之後斷言,“在經濟發展中沒有任何中斷,卻總有一個恒久不變的進步和變化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之中,舊的東西與新的東西幾乎是人們感覺不到地摻雜在一起”。

不過,1932年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承認,“盡管存在許多含糊不明之處,但是這個術語還是維持不變,而且也沒有創造出更好的詞來取代它”。在關於“產業革命的觀念”的一篇演講中,G.N.克拉克牽強附會地指出,當S.J.克拉彭“撰寫關於1820年以來英國經濟發展史的偉大的權威著作時”,他“避免了提出一個替代[產業革命」的術語的學究式的想法,但是(我無意認為)他從未用過這個術語”。

關於“革命”一詞在科學中的第一次使用,科學史學家們有各種各樣的看法。關於產業革命,安娜·貝讚森發現,保羅·曼托克斯在1905年曾把這個概念和名稱歸於阿諾德·湯因比(那位知名的曆史學家的伯父):“我們認為,這個提法來自阿諾德·湯因比”;而且,大約在十年以後,W.E.拉普爾德(1914年4月)指定1845年為“這個術語第一次見諸出版物的時間”,並巨斷言,弗裏德裏希·恩格斯是第一個“公認的使用者”。最近(1962),E.J.霍布斯鮑姆在他的《革命年代,1789-1848》中寫道:“正是產業革命這個概念反映了它對歐洲的比較緩慢的影響。那個事件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就已在英國存在了。直到19世紀則年代,英國和法國的社會主義者——他們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前例的團體——才發明了它;這可能是由法國的政治革命類推出來的”(P.45)。

最早明確提到工業革命也許是在1788年,當時阿瑟·揚指出,“一場革命正在醞釀之中”。他所考慮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近發明的棉織機被應用於羊毛工業。其他人顯然使用了諸如“偉大的和非凡的”、“極其令人驚奇的”、“超出人們想象力的”這樣一些短語來描述新的技術和工藝(包括蒸汽動力,焦炭煉鐵,新的陶瓷工藝和紡織機),雖然隻有阿瑟·楊實際上使用了“革命”這個術語。但是,一年之後,1789年在法國發生的事件,使革命這個概念和名稱以其目前最通常的用法而流行開來。而且此後不久,許多人在法國都提到技術和工藝中的“革命”和工業革命。

我們對於這個概念和名稱在法國產生和發展的曆史有更多的了解,因為(安娜·貝讚森在1921-1922年)對這一主題的詳盡而充分的研究特別探討了法國的來源。到19世紀20年代,“產業革命”這個術語在法國似乎是相當普遍的。例如,在1827年8月27曰《世界箴言報》(LeMoniteurUniversel)的一篇文章中,“偉大的產業革命”(GrandeRevolutionIndustrielle)這個詞組以斜體的形式出現在那一頁的中間。普羅斯佩·德洛內在1829年把甜菜取代亞麻栽培(flaxculture)形容為“這場產業革命的另一個犧牲品”的例證。甚至更早,就有人提到工業領域中的一次革命,盡管沒有明確使用“產業革命”(revolutionindustrielle)這個術語。安娜·貝讚森所發現的最早的例子是埃爾伯夫的尚貝(在1806年12月27日)提出的一條規則。該規則認識到,“這場革命已經給產業帶來了好處”。1819年,法國化學家讓·安托萬·夏普塔爾曾提到紗線製造業中的變革,認為它是“工藝中的一次偉大革命”。在1836年對關稅的一個著名的討論中,拉馬丁指出,“它是一場全麵的革命,1789年的商業和工業”因此在經濟領域把“這場全麵的革命”與政治領域中的法國革命所產生的變化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