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誇張手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3 / 3)

2.課堂中,如果一個學生出現擾亂紀律或是答錯問題時,代替生硬刻板的批評,而是采用一種柔性的表情誇張做出吃驚的瞪大眼睛注視學生,或是做出佯裝要打學生的滑稽動作,這樣既保留了學生的麵子,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可以化解課堂出現的小尷尬。同樣,肢體語言如果使用恰到好處,也可以讓教學內容化繁為簡。在一般疑問句的教學中,我在問:“Is this a library?”時,會把“library”的圖片放得離自己身體很近,同時做點頭狀。而在還是拿著“library”圖片時問:“Is that a art room?”把卡片放到離自己較遠的位置,並做搖頭狀。這樣本課的重難點:this 和that以及一般疑問句的回答Yes, it is. No, isn’t迎刃而解。

3.在課後,得當的使用誇張在複習鞏固中。精心布置作業讓誇張無處不在,如:在布置課外作業時,除了要求學生完成必要的抄寫和背誦外,要精心設計編排作業內容,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英語競賽、演講、遊戲等活動。鼓勵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模仿學習誇張手法的運用,促使學生有目的地主動地在課後去準備和練習。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一方麵能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把團結協作精神化作學習英語的動力,以彌補課外學生因自覺性差、缺少督促和輔導的缺憾,另一方麵,這類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複現機會,對學習內容印象更深,使所學的英語知識得到強化和鞏固,遺忘率明顯降低。

(三)有效保障學生誇張教學的參與性

1.保障學生參與性的前提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直觀感受和接受能力,輕描淡寫、毫無藝術的懸念,肯定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內容誇張得太離奇,學生理解起來就有困難,這樣不但沒有幫助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反而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

2.現代教育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在發揮示範指導作用的前提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在教師充分應用誇張手法的前提下,也可以由學生自由發揮。教師不僅自己要設計各種誇張的手勢、動作,而且也要為學生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在理解對話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好的新手勢、新動作。由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動作,往往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更易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發高漲,對話教學的效果也就更佳了。長此以往,可使學生的感知覺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引起無意注意,從而激發起學生更強的求知欲。如:在學習英語“what can you do ?”一課中,一般教師會想到一些家務活的動作。但是在學生的集思廣益下,他們把一係列的掃地、做飯、洗衣服等動作配以節奏感強的音樂,以輕鬆詼諧的街舞動作表現出來,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陣陣掌聲。

總之,誇張教學雖然運用得當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顯著提高學習效果,但是,它對教師的自身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隻有在具備了廣博的文化知識、教學的創新和研究能力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並且在前人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才能讓誇張手法有遊刃有餘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陳中永.教育心理學.遠方出版社,2003

[2]心理學考試大綱解析.北京師範大學,2008

[3]課程教材研究所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