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1 / 2)

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教研

作者:王誌軍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思維能力開發與培養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培養他們的創造性、靈活性、敏捷性、係統性、邏輯性等一係列思維能力。教師要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思考,及時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的核心能力之一。思維能力是兒童學習能力的核心。它常以概念、判斷和推理形式出現。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靈活性、敏捷性、係統性和邏輯性。

一、注重發散思維,培養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敢於提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教師要維護學生提問的熱情,善待每個學生並積極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在問與答過程中,認真琢磨他們的思路,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回答他人的提問。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它集合小組學生的全體智慧,相互啟發,激發他們的靈感,從而達到從不同角度回答相同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例如: 100以內退位減法,教材呈現給學生的信息是一共有36個足球,借走8個,還剩多少個?講授這一例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教材所給的方法即破十法和個位不夠減從十位借一的方法。此時本節課並沒有接近尾聲,教師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繼續討論還有沒有其他的計算方法,這樣在學生的討論聲中又說出了兩種計算方法。

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隻有熟練運用該知識技能,才能進行下一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知識的應用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加深他們的印象。有意識地限定時間培養他們的思維敏捷性,並注意知識的技巧性。比如:口算,加法,乘法的結合律,分配律等。例如:教學“圓環麵積的計算”時,學生對圓環這一圖形還很陌生,為此先讓學生以同一個圓心畫兩個半徑不同的圓,並剪去外圓多餘的部分和內圓,這樣就得到一個圓環。接下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操作過程,在此基礎上討論計算方法。像這樣動手實踐——語言表述——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動眼、動口、動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處理知識的技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