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樂隊的靈魂——銅管樂器
圓號
圓號又名法國號,是一種有漏鬥形號嘴的鋼管樂器。圓號是很好的合奏、重奏和獨奏樂器,一般可分為自然圓號與活塞圓號兩種。
最簡單的自然圓號是把細長的圓椎形號管(管長一般在2~5.5公尺之間)盤繞成1~3圈,最後向外擴展成很大的喇叭口。吹奏時把嘴唇頂在比較小的漏鬥狀號嘴上,把氣息送入號管,嘴唇起著簧片的作用,使號管內的空氣柱振動而發音。調整嘴唇的張力和氣息的緩急,可以吹奏出泛音列中的某個泛音。空氣柱整個振動時(即號管的全長)發出的音是泛音列的基礎音;空氣柱分為二等分振動時發出的音為泛音列中的第二泛音,比基礎音高八度;空氣柱分為三等分振動時發出的音為泛音列中的第三泛音,比基礎音高十二度,比第二泛音高五度……空氣柱分為十六等分時發出的音為泛音列中的第十六泛音,比基礎音高四個八度。基礎音的絕對音高是由號管的長度決定的,如八 號管的基礎音為C,九 號管的基礎音為bB1。由此可見,一種管長隻能吹奏出一個泛音列。
圓號的號管細而長,比較容易吹高音,一般能奏出泛音列中第二泛音到第十六泛音之間的音(吹不出基礎音)。為了填滿泛音列中所缺的音,吹奏出完整的音階,演奏者可將右手塞入喇叭口內,阻攔氣息的自由通行,使奏出的音都降低半音(對音量與音色也會有影響),這就是“阻塞音”的吹奏方法。阻塞音用畫在音符上方的“+”表示,其後的開放音用“○”表示。此外,演奏者還可以用變化唇部張力來調整音高,這樣在自然圓號上就能吹奏出原來無法演奏的完整的半音音階。但是這種半音音階的吹奏技巧非常困難,音準也不可靠,奏出的是一係列模糊的阻塞音與音色鮮明的開放音混雜在一起的音。
在18和19世紀的管弦樂隊中使用的自然圓號常有若幹“變調管”,使自然圓號能奏出不同的泛音列。變調管是一段補充號管,接上變調管就加長了基本號管的管長,也就降低了樂器奏出的基礎音和泛音列。有的變調管(如圓形的)還可以互相銜接起來,使基本號管變得更長。但使用過多的變調管會給演奏造成很大的困難,而且即使使用幾個變調管也不能奏出所有必需的音。因此就製造出各種調的自然圓號,演奏時可根據作品的調性來選擇合適的樂器。
在演奏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換用樂器或用變調管來改變樂器的調。但是不管用什麼調的樂器,吹奏各泛音列中某一泛音(如第二、第四或第十泛音)時的感覺總是很相似的,為了使演奏者不必去為改調操心,所以圓號聲部的樂譜總是寫成C調。
不過要在樂譜上注明用什麼調的樂器,演奏者根據這些指示來奏出所要求的音高。
19世紀中葉出現了活塞圓號,一般有三個活寒(活塞有直升式活塞和回旋式活塞兩種,作用相同)。活塞的作用是把附加的號管連接到基本號管上去,從而降低了整個樂器的調子。圓號與其他銅管樂器不同,是左側的樂器,因此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來按鍵。
按下第一個活塞使樂器整個調子降低一個全音;
按下第二個活塞使樂器整個調子降低一個半音;
幾個活塞可以分別按,也可同時按下:
同時按下第二和第三活塞,樂器的調子降低兩個全音;
同時按下所有三個活塞,樂器的調子降低三個全音。
單按一個活塞演奏要比同時按下幾個活塞的效果好,因為附加的號管越長、越曲折,音質就越不好。但是吹奏某些經過句時,采用活塞的組合可以避免頻繁的超吹,是比較方便的。
較低的一些泛音之間的距離很大,唇部張力的感覺上的差別也很明顯,所以吹奏低音比較容易,也不易出錯。比較高的泛音之間的距離很小,最高的一些泛音之間的距離接近小二度,吹奏者感覺上的差別也很微小,因此高音區容易“吹偏”,這也是圓號難演奏的原因。
圓號在強奏時的音量比木管強二倍,但隻有其他銅管樂器音量的一半,所以與其他銅管樂器一起弱奏時要用兩支圓號一起吹奏。在樂隊中,圓號一般分為兩組:一組主要吹奏較高的音(如第一、第三圓號),另一組以吹奏穩定的低音為主(如第二、第四圓號),這樣可避免高、低音迅速交替,能奏出更好的音準與音色。
現在最常用的是F調圓號,其次是bB調圓號。F調圓號具有真正的圓號音質,聲音柔美豐滿,可以用作圓號的低聲部;bB調圓號吹奏高音樂句較為容易,可吹奏圓號的高聲部。現在樂隊中最流行的是雙調圓號(也稱結合圓號),有四個活塞,第四個活塞可以把樂器從bB調轉為低四度的F調,使用起來比較方便。還有一種三調圓號,可以有F調、bB調和E調三種調。
F調與bB調圓號均為移調樂器,用高音譜表記譜時,實際發音分別比記譜低五度與大二度。但圓號記譜上有一個特殊情況,即用低音譜表記譜時要比用高音譜表記的音符低八度,所以F調與bB調圓號在用低音譜表記譜時實際發音比記譜分別高四度與小七度。
吹奏圓號時氣息消耗很小,便於演奏持續音與悠長的曲調。圓號的弱奏起吹有點遲鈍,但連音奏法極佳,斷音奏法很迅速,除單吐法外還可以使用“雙吐”和“三吐”演奏方法,但圓號的快速斷音有“咕咕聲”,不如小號清晰。
圓號的音色柔和而高雅,介於木管與銅管樂器之間,能很好地把兩者連接起來。音域甚廣,有三個半八度。但第二泛音與第三泛音相當粗糙,聲音不很豐滿;第四泛音至第十二泛音在強奏時發音明亮,弱奏時發音柔美,富有表現力;第十二泛音以上的音稍嫌緊張,較難吹奏。圓號在要求吹出嘹亮有力的音響時,可以采用喇叭口向上的吹奏方法,能夠得到特別動人的效果。
海頓、莫紮特、斯特拉文斯基和興德米特等作曲家都曾為圓號譜寫了協奏曲。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和興德米特等人還創作了有圓號聲部的室內樂。在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樂》、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韋柏的《奧伯龍》序曲中都有圓號美好的演奏。
小號
小號是一種裝有杯形號嘴的高音銅管樂器,是管弦樂隊、軍樂隊、銅管樂隊和爵士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也是一種重要的重奏和獨奏樂器。吹奏者用嘴唇頂住杯形號嘴來吹奏,嘴唇的振動引起號管內的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小號的發音原理與圓號相同,用調整唇部的張力與氣息的緩急的方法可以奏出泛音列中的某一泛音。唇部張力越大,氣息越急,則號管內的空氣柱可以分為更多的等長部分的振動,所發的音也就越高。(請參閱圓號的有關部分)